標準普爾全球下調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從之前預測的5.5%下調至5.2%,標準普爾在一分聲明中表示,“中國經濟增長面臨的主要下行風險是,由於消費者和房地產市場信心疲軟,其複蘇失去了更多動力。”
標準普爾全球下調了今年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突顯了中國經濟復甦的挑戰,這也引發了更多要求政府進一步採取刺激措施的呼聲。
標準普爾目前預計中國2023年GDP增長率為5.2%,這是全球信用評級機構今年首次下調中國經濟增幅的評級,之前高盛和其他主要投資銀行也下調了中國GDP的預測。
隨著動態清零防疫政策解除,中國在恢復經濟生機後,近幾個月的增速放緩。5月份,房地產投資進一步下滑,工業產出和零售銷售增長低於預期,年輕人失業率達到創紀錄的20.8%。
國際評級機構或投資銀行對今年中國GDP增長的預測範圍在4.4%至6.2%之間。
標準普爾表示,提振經濟的可能措施或包括“放寬住房購買限制和抵押貸款(按揭)首付要求、擴大信貸和基礎設施融資,或許還包括對消費的財政支持”。
中國最高政治諮詢機構高級經濟官員、國家統計局前局長寧吉喆等政策顧問呼籲當局推出更多的支持措施。
寧吉喆在北京的一個論壇上表示,“措施宜早出台”,並補充說這些措施的影響“應該不小”。參與政策討論的人士稱,中國今年將推出更多的刺激措施。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