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專欄】二代接班成功上手的...

【專欄】二代接班成功上手的心法:4個關鍵字!

Date:

學員好奇地問道:
「請問二代接班為何要找外部的教練,讓上一代教下一代不就好了嗎?」
教練正經地回答:
「易子而教是考慮因素之一!教練的好處除了扮演二代之間接班的溝通橋樑,同時也在員工中扮演白臉與黑臉的角色」
學員疑惑地追問: 「接班教練是否要懂該產業?」
教練深思地回應: 「非必要,教練目標是協助他解決問題及順利接班為主。」
學員興奮地追問: 「協助接班的方法很多,你覺得採用哪種方法最好?」
教練自信地回答: 「我只用一招: 就是,你問我答,即時解惑的方式」
學員好奇地詢問:「有成功的實務案例嗎?」
教練興奮地說道:「有啊!讓我們往下看吧!」

二代接班人最需要甚麼協助?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這位二代接班人,他叫做王總,大約三十五歲左右。他要接手的是一家營建集團的家族企業。然而,王總並非出身於管理背景,他的經驗和資歷也比不上其他有豐富經驗的高階主管。所以,他將面臨著許多挑戰和經營管理的問題要克服。例如,一堆難搞的老臣及環繞在他腦海中的上百項大小問題。

企業教練登場的第一步

作為企業教練登場時,筆者知道幫助王總解答他心中的疑惑,才是最重要的。
是的!大部分二代接班人找教練時,不外乎是能馬上提供解決他所面臨問題的好方法,或者是驗證他内心隱性未揭露出來的想法。意識到接班人或客戶的需求可能會像「川劇變臉」一樣,隨時會出現不同優先順序的問題。所以,筆者採取了「你問我答」,以客戶需求為優先的解惑方式,將接班人心中的疑惑先逐一解決,自然他的心情就輕鬆了,自信心也會更強。

直球對決解惑最有效!

二代接班人要問的議題或內容大到公司未來願景規劃、股權規劃、年度計畫、不適任資深經理人處理或輪調、數位化等;小至員工行為偏差或工人中午喝酒、師傅上班抽煙是否影響食安及工安等上百項不同類型問題都有。所以採用直球對決,你問我答方式的教練需要有非常豐富的工作經驗、資歷、管理理論等才能夠即時回答客戶全面性的問題。 至於怎麼做,以下分享個人的經驗:

每次諮詢,筆者會準備十張B4白紙和三支不同顏色的簽字筆。在每週一次的三小時諮詢時間內,和王總進行對話。他一個一個提出心中有疑惑的問題,筆者在白紙上描繪問題的思考邏輯或產生的原因,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和作法給他參考。如果在過程中,他對某一個問題有特別情境的資訊補充,我會提供相應的補充方案和作法。根據過去年度的互動紀錄,兩人討論和回答的問題超過一百項,王總似乎都滿意教練提供的解決方案和作法,關鍵是甚麼呢?

首先,教練需具備專業的管理知識背景、豐富的企業經驗以及靈活運用工具的能力,這是基本功。當然,若教練年齡比對方大一個世代,約10年以上,20年左右,曾在千人以上的企業、上市櫃公司或知名外商擔任過高階經理人,都是有加分的優勢。

接班成功與否底牌自己揭曉

隨著互動的機會增加,王總原本憂愁的臉色減少了,笑容增加了。第二年他的妻子也加入了公司擔任管理部主管,由筆者繼續輔導一年。同時間,筆者建議並協助王總考進國立大學的EMBA,順利畢業。如今,他已經能夠獨當一面,成功接手家族企業,建立了自己的領導風格,掌握了企業營運的精髓。創辦人也只有在重大活動時才出面,二代接班的問題順利地解決。

這個案例展示企業教練的重要角色,對二代接班人來說,合適的教練既是良師也是益友。一個人跌跌撞撞,摸著石頭過河,固然也不乏成功的案例;但由有經驗的教練從旁提點,相互討論,比對印證,會得到更寶貴的啟示和額外的收獲。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陳柏村
陳柏村
遊走於理論、實務和AI三位一體的觀點,不斷尋找解決企業問題的更好方法,並將探索成果分享給需要的企業及個人。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