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十倍速時代,新科技發展下,各種工作型態機器人AI代勞;甚至有人說,這是超音速的時代,各種商業模式,翻新又翻新,「人生快轉鍵」是我讀這本書「跨界管理密碼──吳德威的團隊管理與新創智慧」一直看到的名詞。在吳德威(David Wu)進入職場的第24年,他和共同作者周汶昊(Wen-hoa Winston Chou)寫了創業和管理的經驗談。
斜槓David
吳德威在自序交待創業和創新的斜槓經驗:前12年就業,後12年開始創業或幫助他人創業,跨界包括消費性電子、交通、餐飲、共享空間、電商、APP、遊戲、直播、IT、互聯網、金融科技、區塊鏈、創投等跨界管理。似乎是按下了人生快轉鍵,47歲的他,從事各種創新跨界的產業,他也自豪這一路都能保持對於新世代的理解,洞見當代青年所面臨的問題。
本書以10個密碼,現身說法談:中心思想、跨界領隊和創新精神,書中每個密碼提供入門和認知升級,例如「密碼3通才與斜槓」,書中各章節以提問方式,問人資主管、要有如何新思維為企業找人才,是相信「名牌」大學?或追得上時代的「潮牌」?續追問如果是求職者,雖無名牌學校鍍金,如何在職場表現出色?循環提問,如果業務部主管有職缺,適才者是轉職多次?或滾石不生苔者?還是上一份工作和下一份工作間關連性有跡可循,可增加職場多引擎實力?
「每當你在自己的履歷表上劃上一道新的斜槓,總有一天,這條斜槓會成為一種讓你施力的斜槓,幫助你挑起新的挑戰和工作」。David 現身說法:我自己也是斜槓:軟體工程師/創投合夥人/電商總經理/天使投資人/品牌創業者/職棒領隊/加速器導師/專欄作家/專業經理人。

他跨界無侷限,從商界、投資界、科技界、教育界到棒球界。他說,順應自己的熱情,不斷嘗試可能性,把未知的可能變成現實的成果。
幾年前我認識創辦雪豹的David,除了代理進口軟體商品外,他告訴我,自己研發了一款「TaxiGo叫車服務」,為LINE TAXI的前身,當時他已看到互聯網所帶動的共享經濟趨勢;而如今叫車服務市場大為成熟。按下人生快轉鍵的他,對創新業務和金融科技(fintech)的運用,可以說是「啥咪攏毋驚」!
台灣的發展利基,從傳產到數位經濟,疆界的限制或是幅員的大小,向來都不能拘束鴻鵠之志的新創人士,吳德威很早登上兩岸的舞台,曾任阿里巴巴集團天貓海外台灣總經理,也就是這段經驗,在別有觀點的討論議題上,有人擔心當時有無中資背景入主運輸服務業。電商的經驗也為網家集團所重用,投入PCHome電子商務和露天市集。
創新和管理的密碼
創新者應提出「這個市場所需要的全新服務是什麼?」就能說服天使投資人支持,並在未來打動消費者的心,吳德威的快轉鍵到了「科技棒球」,從「零到一」成為味全龍隊的領隊,這個球隊2019年決定重返中職,後來拿下2020的中職二軍冠軍。

他從頂新集團還不確定是否要復隊時就參加討論,從決定要復隊,到初代教練團選定,再到行銷、贊助、召募啦啦隊、球員選秀、選場地、和政府簽約、買球具、找住的地方、都是在幾個月內全部搞定,「從內到外的全面整合,算是我曾做過最困難的工作之一」,吳德威說。
「密碼1從零到一的十字架」,就是講這2年科技領隊的故事,而成功在傳統企業重組一支球隊後離開,他說,就算是釘在十字架上也是甘之如飴。
原來他年輕時熱愛棒球,有能力就持續贊助棒球,領隊前如是,領隊後也如是,參與棒球、幫助台灣職業運動環境有很多方式,他說,「每一天我都在實踐」。
吳德威的父親吳庚大法官著作等身,「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是大學行政法的入門書,從學生到教授,我手裡超過十幾次的改版書。當年在徐州路台大舊法學院地下圖書部,碰到吳老師,知道我在大學任教,他會說「把地址寫給我,寄書給你」。

吳德威在「密碼10功不唐捐」,寫到和父親期待他的這一段,從小父親不希望他唸法政,沒想到考上政治系,大學畢業後未從政,出國唸資管碩士,當了軟體工程師,參與企業管理,當時唸政治系的訓練並沒有白忙一場。
他告訴年輕人,利用空杯心態去看待週遭的世界,提早開始認知升級,不斷地試錯去找到自己想走的路,就等於按下了人生的快轉鍵,更快地取得超前的領先。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