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新聞多年,沒被告過,算不上真正的記者。」 這似乎是新聞界的一句名言。
1991年春天,行政院長郝柏村又引起正反兩方爭論,台中市議員王世勛在議會發起連署,反對郝柏村繼續組閣,獲多數議員支持通過提案,新聞轟動全國。
郝柏村組閣 台中縣市議會打對台
過了一星期,國民黨台中縣議會黨團書記叢樹林,發動連署支持郝柏村繼續組閣,隔鄰的兩個議會打對台,非常熱鬧。
在縣議會採訪的我發現有異,當天是大會報到日,議事組進行議程報告,主席敲槌就算完成,沒人在意出席人數是否過半?
縣議會宣稱過半數通過連署後,我看連署書簽名稀稀落落,我熟識的幾位議員並未出席,名字也簽在上面,打電話查證後,對方也說毫不知情。
連署書見名不見人 冒簽獨家惹上官司
第二天,全國版獨家見報,我比較兩縣市的不同立場,然後指出:「台中縣議會的連署,因部分議員名字是被冒簽,致使這份支持郝柏村的聲明,打了相當折扣。」
這則報導挑起部分人士的神經,不久之後,眷村出身的叢樹林,以妨害名譽告上了法院。由於我是第一次被告,毫無經驗,他到底怎麼告法?是否也告報老闆、總編輯?我都不知道!是否接到傳票?現在竟也沒印象了,似乎是報社編輯通知我出庭。
出庭應訊雙腿發抖 初次被告遜斃了
開庭當天,被告只有我一人到場,有點緊張。台中縣市一些朋友都趕來聲援,將旁聽席擠的滿滿。年輕的法官很客氣,認為此言論自由案頗有意義,並請雙方各陳意見。我和叢議員認識數年,彼此並無恩怨,兩人先握手。事隔多年,我忘了是怎麼回應法官問話,只記得陳述時,雙腿竟些微發抖,遜斃了,不知是否初次被告者上法庭都如此?
事實上,在出庭前,我已先飽受圍剿,因我報導某張姓議員參加大雅鄉村民大會,喝醉酒跳上桌,又往台下摔玻璃杯,吳姓議員竟代他向「新聞評議委員會」申訴,報社要我提報告。教育局陳姓課長到議會開會時,以台語「衝啥小」罵其課員,經我報導後,也同步向報社提出書面抗議。
議會主秘幕後操刀 劍指報社主管職位
事後發現,那位議員與課長的申訴書,都是由縣議會主任秘書操刀,我報社同事「小李子」也參與幕後,以為我若調職,他可順理成章接下主管位置。
報社編輯主管看了我的報告內容,認為新聞處理無誤。但後來得知,報老闆為了電線、電纜生意,積極和省議員攀關係,台中縣某省議員也向老闆說了話,老闆要總編輯「處理一下」,連同官司可一筆勾銷。
抗議報社喪失骨氣 小李子密謀未得逞
報社擬調我為台中市特派記者,小李子將接台中縣召集人職務,經我強烈抗議,指責報社毫無立場和骨氣。編輯部自認有虧,改調另外一位同仁吳錦壽代理,我才勉強接受派令。
1992年底,國會全面改選,郝柏村隨後下台,由連戰組閣。台中縣《地方事》雜誌社長詹朝勝,以挖掘政壇內幕著名,對我被調職非常關心,事後告訴我,是有某集團在幕後運作結果,但他不便透露。事過境遷,我也不在乎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