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專欄】藍白合或是藍吞白?...

【專欄】藍白合或是藍吞白?

Date:

中國國民黨不願意與民眾黨真誠合作,意圖依恃其強而有力的樁腳,透過所謂開放式「民主初選」併吞民眾黨。

中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陣營與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陣營十四日進行首次二對二會談,但雙方對於產生在野最強總統候選人的方式缺乏共識。中國國民黨拋出開放式「民主初選」,主張在二十二縣市或七十三個區域立委選區設立投票所,而且民眾必須簽署「政治理念認同卡」,並採實名制查驗身分證才能投票,侯友宜競選辦公室金溥聰執行長表示:「產生在野最強候選人方式,要採用美國、法國、南韓等民主國家行之有年之開放式民主初選,由民眾投票,展現直接民意。」中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也在臉書發文強調,「訴求最直接民意,才能以最強的力量,完成政黨輪替目標。」

由中國國民黨提出的方案,讓人體會到這個政黨真的是「內鬥內行,外鬥外行」,與民進黨的戰爭是被打趴,而且爬不起來。但對於藍白合時卻出現孔明計,相當厲害,一般人真的會被他們賣了還幫他們數鈔票。在外國很成功的制度,移植台灣就變質,因為台灣很容易出現弊端。由民眾投票好像很公正,事實上他們對台灣人的人性抓得很準。台灣人熱衷選舉,然而與選舉無關的投票則興趣缺缺,諸如罷免、公投、藍白初選等投票,民眾沒興趣出席投票,顯然的,中國國民黨所推出的方案,民眾沒興趣出席投票,所以有很大的動員空間,而被動員出席的民眾缺乏自主性,會依循動員者的意見投票。

關於動員力,不要說民眾黨,連成立三十年的民進黨都不是中國國民黨的對手,雖然在總統大選民進黨出盡鋒頭,可是兩次地方選舉都被中國國民黨打趴,其中一個原因是民進黨施政違背主流民意,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國民黨的樁腳太強,經營三十年的民進黨當然也培養出不少樁腳,可是與中國國民黨比起來真的是小巫見大巫。比樁腳連民進黨都自嘆不如,民眾黨更不用說,要拿什麼來動員民眾?開放式「民主初選」不只可以依賴樁腳動員民眾,還可以利用樁腳賄選。

在台灣無論推展甚麼制度都很容易產生弊端,「民主初選」本來是一個好制度,在台灣,就會出現樁腳動員選民,投票者缺乏自主性,更容易賄選。顯然的,只有任何人都不能左右或影響的制度才不會出現問題,民調就可以做到這一點。媒體時常報導網路民調,事實上它不是民調,因為它可以被操控,因而背離民意的評估。真正的民調必須符合兩個條件:第一,受訪者必須被動,不能主動要求受訪。第二,採訪者必須隨機取樣,不能主觀的指定受訪者。符合這兩項條件,就不會被操控,當然可以消除弊端。

中國國民黨信誓旦旦的表示要下架民進黨,事實上下架民進黨只是必須歷經的手段,目標還是執政,要完成這一項目標就必須併吞民眾黨。只是民眾黨也不是省油燈,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陳茂雄
陳茂雄
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曾任:考試委員、中山大學教授兼總務長、台電公司核能工程師。
學歷: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博士。
學術著作、國際期刊四十多篇。
著有:黑卒食過河、俯仰斯土、一個中國 兩個台灣...等10餘本著作。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