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反共保台」的先知:杜勒斯...

「反共保台」的先知:杜勒斯 (下)

Date:

1946年2月13日,麥克阿瑟的親信惠特尼(C. Whitney)與吉田外相會談,強烈要求日本接受美方草擬的麥帥版「和平憲法」,新憲保留了天皇作為日本國的象徵,但是第九條明訂日本「永久放棄」戰爭,對外無「交戰權」。半年後,接任首相的吉田,於11月3日,頒佈這部新憲法。

日本根據憲法自廢武功,杜勒斯頗不以為然。1951年杜勒斯首次訪日磋商美日安保條約,以及隨後幾次訪日,均要求吉田「重建軍備」以便對捍衛自由世界做出貢獻,但日本已採用「和平憲法」,消除軍國主義的形象,吉田以此為由婉拒了杜勒斯的建議,讓杜勒斯氣得跳腳。吉田主張美軍長駐,以便日本快速重建經濟。因此,《舊金山和約》簽署當天,吉田就匆匆忙忙在舊金山郊外的一個士官俱樂部,與美方簽訂了《安保條約》。

杜勒斯是對的,吉田晚年悔悟,日本需擁有武力才能真正政治獨立,在國際上也才有發言權。1980年代日本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只有自衛隊無國防軍,引來冷嘲熱諷,日本經濟如此強大,為何需要美國保護?

美日《安保條約》簽訂後,隔年美國相繼與菲、澳、紐和南韓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組成了亞太版的「北約」,獨獨漏掉了蔣政權佔領的台灣,讓蔣介石感到不安,主動向美國試探雙方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的可能性。1953年3月19日國府駐美大使顧維鈞會晤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杜的態度並不明確。12月葉公超向美國駐華大使藍欽(K.L. Ranking)提出比照美韓模式,雙方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的草案。杜勒斯指出,國共沒簽署「停戰協定」,兩岸仍處於內戰狀態,此點與南北韓不同。蔣的舊識,主管遠東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羅勃森(W.S. Robertson)向杜勒斯反映,蔣有意與美國簽署共同防禦條約,未經美國同意,不會對中國大陸採取軍事行動。

1954年8月11日,周恩來發表「解放台灣宣言」,指責美國「侵佔」台灣,絕不容許台灣交給聯合國託管。「解放臺灣」是中國的內政,絕不容許他國干涉。9月3日共軍猛烈砲轟金門,這起事件成了美國與蔣政府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的催化劑。杜勒斯在訪問東南亞後,9月9日祕密走訪台北,與蔣會談3小時,蔣不識時務,向杜推銷「反攻大陸」計劃,保證不須美國陸海空軍介入,只需提供後勤支援,必能像諾曼地登陸一樣,長驅直入,還都南京。杜勒斯懶得聽蔣在說夢話!

杜勒斯認為,美國若幫蔣守住金門,勢必與中共開戰,建議將金馬外島交給聯合國處理。10月7日,艾森豪總統同意與蔣政府簽署共同防禦條約,但條約必須是「防衛」性質,範圍限定在台澎。杜勒斯派羅勃森10月13日飛抵台北,與蔣介石密談,羅表示,艾森豪原則上同意簽署共同防禦條約,但不包括外島,美國已委託紐西蘭向聯合國提議外島停火。蔣卻表示,停火影響軍心士氣,他已下令外島部隊要「戰到最後一兵一卒」,條約應將外島應列入。羅勃森聽了不勝其煩,告訴蔣,共軍若發動全面攻擊,導致外島淪陷,影響軍心士氣更大。

國防部長威爾遜(Charles Wilson)因為金馬問題,對「共同防禦條約」持保留態度。蔣政府駐聯合國代表蔣廷黻向美國大使羅奇(Henry Lodge)抱怨,將金馬交由聯合國處理,等於剝奪了國府「反攻大陸」的權利。儘管雙方仍有歧見,杜勒斯10月27日會晤葉公超,同意29日起開始談判。杜強調,防衛台澎很重要,但美方不承諾為了保衛外島而與中共開戰。

11月2日葉公超與羅勃森以美菲版本為範本,進行馬拉松談判,總共談了九次。美國與南韓的共同防禦條約,二天即敲定,與蔣政權卻折騰了一個月。羅勃遜一開始即強調,未經美國同意,中華民國不得反攻大陸。中華民國領土指的是台灣和澎湖,葉公超不同意,辯稱中華民國有責任防衛外島,要求美方對外島提供「完全的後勤支援」,羅對葉的討價還價,感到不耐煩,威脅談判不能拖太久,否則終止談判,最後雙方同意11月24日初簽,11月29日正式宣佈,這個關係台灣安全的條約,終於塵埃落定。12月2日,杜勒斯與葉公超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Mutual Defense Treaty between ROC and USA》。

華府與蔣政府簽署「共同防禦條約」,使得台灣安全獲得更大的保障。(圖:作者截影片)

秉持《舊金山和約》以及《日華和約》,華府與台北簽訂的共同防禦條約,明確的劃定,美國只保衛台澎,金馬外島不在美軍防衛範圍之內。

第六條:所有「領土」等詞,就中華民國而言,應指台灣與澎湖。

第七條:中華民國政府給予,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接受,依共同協議之決定,在台灣、澎湖及其附近,為其防衛所需而佈署美國陸海空軍之權利。

杜勒斯大功告成,12月20日葉公超前往白宮見艾森豪,雙方均認為此條約增進台灣的防衛力量,蔣介石則視此條約為其外交重大成就,天父賜其反攻大陸之機會。

《蔣杜聯合聲明》

1958年8月23日,毛澤東下令對金門猛烈攻擊,砲聲隆隆,持續了44天,總共發射了47萬多顆砲彈,史稱「八二三砲戰」。

8月27日蔣介石要求第七艦隊護航金門與台灣的航線,並對共軍展開還擊。艾森豪授權國務卿杜勒斯發表強硬聲明,並下令航母戰鬥群駛往台灣海峽。參謀聯席會以極機密下達指示:若共軍無攻佔外島意圖,僅提供後勤支援;若共軍佔據外島,美軍直接協防;假如共軍進犯台澎,就動用核子武器。

參謀聯席會主席崔寧(N.F. Twinning)估計,金門補給可支撐2到3個月,指示駐琉球美軍緊急提撥3門8英吋巨砲運往金門,以便反擊中共的火力。第七艦隊9月8日與11日護航時,共軍按兵不動,顯然無意與美軍發生正面衝突。

葉公超在砲戰發生後出任駐美大使,9月13日拜會杜勒斯,對美艦護航時謹守三海浬的國際規定,顯然沒把金門當作中華民國的領土,依據「共同防禦條約」,美國限制金門守軍的反擊行動,補給金門不力。葉公超說,蔣介石相當不滿。杜勒斯不客氣的回應,蔣把4成兵力佈署外島,艾森豪認為那是「愚蠢至極」之事!

為了尋求和解停火,美國透過外交管道與中共談判,9月15 日美國駐波蘭大使畢恩(J.D. Bean )與中國駐波蘭大使王炳南展開會談,王在聲明中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必須收復金馬及沿海諸島,稍後宣稱「台灣自古以來即中國領土」。畢恩嚴加駁斥,「沒有人能否認台灣曾受日本統治50年,台灣能從日本統治下解放,主要是靠美國在遠東戰爭獲勝的事實。」

畢恩所言屬實,二戰時期,日軍最精銳的部隊佈署於滿洲國,中國並不是主戰場。據日本戰後統計,在中國戰場傷亡的日軍約45萬,死於太平洋戰場達200萬,美國在中途島消滅日本海軍主力戰鬥群,是致勝的關鍵,日本承認他們是敗給美國。

美中華沙會談遲遲無進展,英國外相羅伊德(S. Lloyd)建議杜勒斯不妨跟周恩來直接會談。1954年,中共首次參加國際性的日內瓦會議(Geneva Conference),杜勒斯拒絕與周恩來握手,杜怎可能跟周坐上談判桌?羅伊德也告訴艾森豪,是否可考慮讓台灣中立化,產生「獨立的台灣政府」?艾森豪回應,誰來保證台灣中立化?

蔣並不樂見美中坐上談判桌,就在焦慮不安之際,10月6日中共國防部長彭德懷突然透過廣播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佈「居於人道考慮」,停止砲擊7天。彭呼籲國共合作,「我們都是中國人,世界上並沒有兩個中國,只有一個中國。」

金門的砲聲逐漸沉寂後,杜勒斯10月10日向葉公超表達訪問台北的意願,蔣並沒有立刻點頭,後來改變心意,表示歡迎杜勒斯來訪。抱病帶著說貼的杜勒斯10月21日抵達台北,隨即與蔣展開會談,第一與第四輪均為杜蔣單獨對談,葉公超擔任翻譯,四次會談,杜勒斯軟硬兼施,要求蔣金馬撤軍或裁減駐軍,放棄反攻大陸的幻想。

金馬自古以來一直屬於中國,蔣介石卻將這兩個無經濟也無軍事價值的小島,視如至寶,當作反攻大陸的跳板。美國軍方認為,中共項莊舞劍,砲打金門,意在台澎。艾森豪呼籲蔣從外島撤出2/3的兵力,崔寧主張,金馬交給聯合國託管,蔣須宣佈不使用武力反攻大陸,如果中國內部爆發革命,並獲得中國人民邀請,蔣可以回去大陸。

與蔣會談時,杜坦白表示,艾森豪受到輿論界的強大的壓力,美國人普遍認為「中華民國想把美國拖下水,以便反攻大陸」,兩個「中國」的關係危害世界和平。經過一番唇槍舌劍後,杜勒斯對蔣表明,他希望金門減少1萬5到2萬名駐軍。中華民國的安危,不在於軍力或外島據點,在於中國人民祈求解放的心理。有鑑於此,蔣政府應公開表明,「無意利用外島進行內戰,並作為反攻的跳板。」

杜勒斯與蔣介石,除了反共立場一致外,兩人不投緣,相看兩相厭。(圖:作者截自影片)

10月23日,杜蔣發表《聯合公報》,蔣得了面子,美方得了裡子,在這份公報中,美方提出的要點如下:

1 美國確認「中華民國為自由中國之真正發言人(spokesman)」

2.美國對中華民國履行「共同防禦條約」乃「防衛性質」

3.反攻復國,恢復大陸人民的自由,要靠「三民主義,而非使用武力(not the

use of force)」

杜勒斯圓滿達成任務,艾森豪隨即致電蔣介石,表達完全贊同公報,並重申公報所提之要點。聯合公報公諸於世後3天,中共宣佈外島「單打,雙不打」,外島砲聲逐漸沉寂,台海危機解除。

1959年4月15日,罹患肝癌的杜勒斯,卸下國務卿一職,9天後辭世。杜勒斯出生於外交世家,畢業於華盛頓大學法學院,與台灣有不解之緣,其祖父曾以法律顧問的身份,協助李鴻章與日談判馬關條約,姨丈藍辛(R. Lansing)當過國務卿,其弟艾倫曾擔任中央情報局局長。

杜勒斯雖與蔣介石同為強硬的反共派,但是兩人並不投緣,蔣性格頑固,疑神疑鬼,老是懷疑美國人要出賣他,儘管杜勒斯不喜歡蔣,但仍盡力保護蔣政權,極力阻擋中共加入聯合國,蔣對杜並無感激之情。歷任美國總統,以羅斯福對蔣最好,蔣給這位對台灣一無所知、毫無貢獻的總統,一條以他命名的路,所以台大門口的那條路,叫作「羅斯福路」,而杜勒斯卻被台灣人遺忘。

從二戰後的歷史看來,杜勒斯「保台」功不可沒,對照兩岸的歷史發展,1949年中共建政,成立「新中國」以來,歷經土改、人民公社、文革,層出不窮的政治鬥爭,導致災難不斷,生民塗炭。我們無法想像台灣戰後若交給中共政權,台灣人要遭受什麼樣的劫難?相反的,李登輝致力解除黨國結構,推動台灣民主化,讓人民享有自由,台灣的下一步就是國家正常化!

儘管杜勒斯主張台灣戰後交由聯合國託管,但亡國之君蔣介石統治台灣也是既成事實(fait accompli),杜勒斯讓日本放棄台灣,既沒把台灣主權交給毛政權,也無轉讓給蔣政權,不失為高明之計,台灣「地位未定」,並非純然無根據。台澎主權既不屬於中國,何來「統獨」糾葛?哪有與中國「統一」的問題?

「開羅宣言」只是一紙宣言,毫無法律效力,《舊金山和約》則不然,日本放棄台澎。那麼,誰來決定台澎主權歸屬?根據聯合國憲章,台澎居民有「自決建國」之天賦人權。基於「自決權」,台灣人民改國號制定新憲法,台灣即升格為「國」,住民即享有這塊土地的主權。《舊金山和約》簽署至今已72年,杜勒斯功德無量,為台灣人留下一條最好的出路:建國!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獨傲村夫
獨傲村夫
台灣彰化人,台大中文系畢業,留美碩士,曾任職廣告公司、報社、高科技公關、Technical Writer,現從事國際貿易。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