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錯把馮京當馬涼 藝術家曲解...

錯把馮京當馬涼 藝術家曲解「雅俗共賞」之含義

Date:

 

(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

曹雪芹在其章回小說《紅樓夢》中第五十回:些雖好,不合老太太的意;不如做些淺近的物兒,大家雅俗共賞才好。朱自清選集《論雅俗共賞》提及:然而又出現了「雅俗共賞」這一個成語,「共賞」顯然是「共欣賞」的簡化,可是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賞,那欣賞的大概不會還是「奇文」罷。

成語「雅俗共賞」,係形容某些文藝作品既優美,又通俗,各種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夠欣賞;此漢語出自唐朝詩人白行簡《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如今,許多從事藝術工作者琅琅上口作品「雅俗共賞」,竟不知道「優雅」與「俗氣」南轅北轍,優雅大方、氣質脫俗和粗俗輕佻、不莊重,怎可能會站在同一陣線?其實,「通俗」的「俗」還是蘊含高雅、典雅的意思,為大眾易懂的性質。

竇加作品《舞者飾帶》(圖翻拍自網路)
竇加作品《舞者飾帶》(圖翻拍自網路)

藝評家羅二松說,上個世紀七○年代末在美國加州洛杉磯興起的視覺藝術運動「低俗藝術」,也稱之流行超現實主義,源自於地下和反文化的影響,挑戰了傳統美術世界的施行;它融合了流行文化、漫畫、龐克音樂和媚俗的元素,形成了一種既平易近人又具有顛覆性的風格。發展之初是對當代藝術界精英主義和學術限制的反應,深受當時次文化的感染。

參與運動成員使用「低俗」一詞,以調侃、揶揄方式拒絕「高雅」文化,並將這一主張視為平易近人、不敬且樸實無華的藝術象徵。表現的特色是不拘一格的,把流行文化元素與超現實和奇幻的意象融為一體;作品以其大膽、驚世駭俗的視覺效果而流傳於市面,這些實效大多取材於時髦文化,包括卡通、海報藝術和復古廣告,圖像誇張,專注於奇異、搞怪和荒誕。

馬克·賴德.多拉杜-2019年作品。(圖翻拍自網路)
馬克·賴德.多拉杜-2019年作品。(圖翻拍自網路)

羅二松表示,實際上,優雅本身並不只是一個單純的術語,它在20世紀美學理論中發揮了緊要的作用,援用於非標準藝術和美學對象的事物。藝術界過度眷注優雅,會產生一些複雜的差別歧視意味,導致某些學術研究裹足不前,妨害社會學的進展,也非美學界探索差別所樂見。優雅乃是一種美感觀念,這定義需要具一定的美感剖析能力或敏感度方能正確應用。

雷•凱撒作品《災難》(圖翻拍自網路)
雷•凱撒作品《災難》(圖翻拍自網路)

羅二松強調,藝術家每時每刻都在與內心的糾結作爭鬥,無論技巧、閱歷或毀譽如何,自我陷入困境的因素名目繁多,諸如財務、創作障礙和欠缺流通管道等,根本顧不上所表現題材是否優雅或俗氣。總之,所有的創作者都要勤奮工作,試圖在現實的商業市場締造一番成就,千萬不要讓「雅俗」的美學門檻阻礙個人的志向,宜秉持追求藝術的熱情,勇往直前面對它們,作品必能流芳百世。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