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台灣民俗【郭老詩畫交響】「天涯交響...

【郭老詩畫交響】「天涯交響曲」系列之三

Date:

畫作說明:「 惑之星」布上油彩 70x170cm 郭少宗2012

[ 惑之星–日落一場大戲 ]

 

疲累的週末老車拖著炎陽

奔馳過臺北盆地沾惹一腔污穢

顛簸過觀音山心電起伏線

遞送一顆炙燙火輪

顯然不是應有的寵物

十二月暴衝的夕陽

在河口之外  海峽上空  天穹邊緣

激情地演出一場

末日前夕的垂死掙扎苦情戲

釋放僅剩能量的告別悲喜劇

 

晴空肯定是湛藍的角色

畢竟得漸次轉換成橘黃的暖色系

片雲也不存

無從反射繽紛的色相

海平線精準的切割陰與陽

之上是熱情的愚昧

之下是曖昧的無知

只見波浪推.湧,推..湧,推….湧,

推……..湧,推…………….湧

依序放大著能量的輻射波源

 

那細碎亮點積累成金黃漣漪池

那晶亮碎片舖陳成犀利刀劍盟

那萬條瑞光晃蕩成搖滾重金屬

陽光赤裸裸地撲進萬千雙飢渴的眼瞳

最終化成無數個

驚嘆  號

!!!!!!!

號  驚嘆

 

在千萬張吶喊不出的無言啞口中

毫不遲疑地墜入海平面

噗嗤一聲

「THE END」 尚未映出

竟還加演一場緩慢的免費的

色彩幻化。光怪陸離。臨別秋波。濫情依依

「工作人員表」的致謝名單跑馬字

關閉電源,切換場景,沒有中場休息

上場的仍舊是星月爭輝的肥皂劇

 

啊! 不看也罷

劇終。落幕。熄燈。人散。

海峽上空依舊是一場沒有結局的荒謬劇

 

[ 詩畫賞析 ]

這首詩是在淡水漁人碼頭有感,即席而寫。一齣淡水河口上演的日落大戲,思繁句長,卻是霞光萬道,意興遄飛,耐人尋味。

起首就用感性的「疲累老車」形容夕陽,橫過盆地上空的光輝,已到了即將謝幕時刻。也不知這是苦情戲,或者悲喜劇,詩的語言充滿弔詭氣氛。

接著用大量的聯想描述雲朵、浪花,串聯個人的視聽感官、意識思辨,極其誇張地用標點符號!!!下註解。

轉場重點是夕陽餘暉替換成星月爭輝,暮光燦耀眼過渡成「惑星」的懸疑劇,結局未知精彩與否,留下一絲懸念。

詩末意有所指,卻又意猶未盡,是此詩最大實驗性所在,既熱情演出,又釣人胃口,引人無限遐思。運用戲劇化手法,描寫作者內心的「感情戲」,正是此詩最大的看點。

至於抽象畫,累積六篇探討「抽象表現主義」的油畫,看倌早已對此流派耳熟能詳。

雖然畫中未見具象「大夕陽」或是「海平線」,但背景的激盪色斑、破碎線條、跳躍點狀,都暗示著白日依山盡,星月湧天穹,陰陽交會的時段,不就是畫家企圖捕捉的霎那永恆。

最醒目的幾條隨意飄浮紅線,搭配較細的白長線,象徵著流星軌跡,也是瞻仰星空人的一道道目光,一絲絲讚嘆。

欣賞詩畫無妨以實驗性眼光,以更寬宏的心,去感知,去包容,那麼任何人都能趨近於藝術殿堂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郭少宗
郭少宗
1975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受教於廖繼春、楊三郎、洪瑞麟、李仲生等名師並深受影響。他愛山愛水,創作用色大膽筆觸奔放,將台灣山川之美,以其火山噴發般的獨特風格,形塑得大氣滂薄。 郭少宗曾執教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公共藝術系六年,並於2014 應邀北京大學百年講堂專題演講。 對藝術創作的熱情,自年少以來數十年如一日,曾舉辦46次個展並參與超過60次畫會聯展,足跡遍及臺灣、日本、韓國、中國、港澳、美國、奧地利、德國、法國、薩爾瓦多等地。他的創作是在傳統之外不斷嘗試多樣性突破,而建立自己的風格。譬如追隨廖繼春的腳步,色彩繽紛豐美;崇拜梵谷及莫內,亦醉心於印象派,但落筆則偏重野獸派及表現主義,這正是他熱情澎湃、狂狷不羈的真性情。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