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是土耳其五年一次的總統和國會議員大選,我從最南的地中海城市費堤耶(Fathyie)到距離6百公里北邊黑海(Black Sea)岸邊的吉雷松(Giresun),看到建立共和國百年的土耳其,如何追求民主的發展;開發中國家在經濟發展掛帥下,可能支持保守派繼續執政,政治和經濟發展何去何從,值得關注。
一位大學生告訴我,土耳其國父凱末爾(Kemal)推翻奧斯曼帝制是1923年,今年剛好滿一百年,反對派總統候選人也叫凱末爾( Kemal Kilicdaroglu ),人們暱稱他為KK,他們期待這次選舉讓民主土耳其揚眉吐氣。
5月13日星期六下午,街上人潮爆滿吉雷松市中心,購物、訪友、買母親節禮物和返鄉投票的人,讓這個不到10萬人口的濱海古城,頓時熱鬧起來。傍晚5點後,各黨派紛紛移除巨幅海報,撤掉候選人旗幟。到14日一早,街上突然安靜起來,車輛行人稀少,商店大多關門停止營業,看來民眾都跑去排隊選舉了。
一般觀察,土耳其人樂天隨興性格者居多,街道車輛行人不守交通規則者多,一個晚上競選標誌拆除光光,倒是很遵守選舉規則。原先布滿競選看板旗幟的廣場,選舉當天只有紅色鐮刀星星的土耳其國旗飄揚。
我在開票日拜訪一個大家族,近距離看到土耳其人如何瘋選舉。快到中午時刻,當地朋友到住家附近一個警察訓練所的大樓一樓投票,大概10分鐘就投票完畢。街上遇到認識的人,見面會互相提醒去投票,雖然大家心照不宣,支持那一派候選人似已胸有成竹。
朋友和他的女兒在開票前互相抬槓,63歲已經退休的小學老師比較樂觀,認為自己支持的一方情勢不錯,可以過半。大學生的女兒反而比較保守,說只要雙方都不要過50%,可以展開第二輪的投票,對於土耳其的民主選舉反而具有教育的作用。
我參加這一個家族的聚會,一共有三代人,超過12名的成員,老中青都有,大家興致勃勃談選情。他們告訴我,吉雷松家族之間關係很親密,這樣子的聚會,烤肉喝茶閒聊,夏天到附近海邊游泳, 是土耳其人的日常。只是今天談選舉,看開票緊張,實在輕鬆不起來。
土耳其的經濟真的不好,朋友的太太疫情前暫停工作,這幾年過得很辛苦,疫後重新找工作,對於中年人更加辛苦。其他家族成員有人提早退休,退休金卻因為通貨膨脹相對貶值,生活起來倍感辛苦。
1位22歲首投族說,change是年輕人的期待,疫情讓他們大學的課程改成線上教學,已經3年級,對大學的專攻科系,好像沒什麼收獲。聽起來對未來似乎有些不確定感。
家族成員一邊看選舉開票,一邊抱怨日子不好過,薪水的調整總是趕不上物價的上漲。到底經濟是生活的一切基礎,電視插播新聞是南部靠敘利亞邊境的地震重災區,住帳棚的災民愁眉苦臉和媒體記者說真不知要怎麼過日子。
有西方媒體報導,美國政府可能會支持反對派候選人,部分有自主性的土耳其人則認為,民主體制得來不易,對外國勢力不懐好感,美國不宜介入他國的事務。何況在北約組織(NATO )和俄烏戰爭中,土耳其扮演舉足輕重角色,中間選民並也不以為然說外國政府不可能輕易影響土耳其政治情勢。
投票結束後當天開票過程可能拖到半夜,朋友再三叮嚀,晚上或午夜開票前後,民眾正反雙方群情激憤,街上可能會有衝突,勸我說從旅店窗口看看就好,不要到人多可能易爆發衝突的地方去。
傍晚5點結束的投票,到晚間7點時,開票若干結果統計出籠,電視轉播開票現場,尋求連任的艾爾多安得票率一度超過55%,反對派不到40%。但到8點後,雙方展開拉鋸戰,執政黨得票率跌到52%以下,反對派揚升超過42%。如果確定雙方得票未過半,選舉第二輪進行勢必競爭更白熱化。
到底土耳其民眾在想什麼?民意走向是Change,還是繼續支持保守的執政黨,加大力度發展經濟建設,讓土耳其繁榮全民均沾分享成果?
以我在吉雷松的觀察,這個黑海畔的不凍港,原本海灣有貨櫃港和漁港,各據一方。據說,漁港被迫要遷到外圍的偏遠海域,市中心正對面未來全部當貨櫃商港使用。從吉雷松橫跨黑海可以到俄羅斯等國,每一趟貨櫃輪都是賺錢的,商港需要大資本和政策支持,貨櫃輪公司的利益相對於漁民而言,可能多數人會主張發展經濟比較重要,民眾的選擇可想而知,選票怎麼流向,土耳其何去何從,開發中國家的發展方向,或許會擺盪在民主發展與經濟建設之間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