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政府所犯的錯誤
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面臨的問題非常明顯。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報告,去年12月中國的房地產銷售額度與前年同月之數額相比,是下降了17%,較上個月惡化了9%的下降。房地產銷售量與前年同月之數量相比,也下降了13%。銀行指出住宅貸款需求疲軟,去年12月的新建面積比前年同期下降了21%。住宅價格全面下跌,單單去年12月就下降了1.1%。這些房地產部門不景氣的情況對中國整體經濟的前景產生了巨大影響。
雖然是不足為奇,但是,中國政府將陷入這種狀況的責任推卸給陷入困境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確實,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經營者即使被責難也是無可厚非。當它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時,以大型企業例如中國恒大集團(Evergrande)和碧桂園(Country Garden)為首等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就積極借錢。他們推動了會令人質疑的計畫,而金錢的使用也是非常肆意。但是,目前悲慘局面的大部分責任從一開始,就應該歸咎於管理不善的中國政府。
中國政府的第一個錯誤是過於積極而且長期推動住宅用地的房地產的開發。在1900代末期(20世紀末期)和2000年代初期(21世紀初期),中國政府是有足夠的理由支持住宅開發,像是地方政府的支持,或是開發企業和購房者都容易獲得貸款等等,中國當時確實是迫切需要住宅。
但是,即使住宅的庫存已經趕上需求,但是當局仍然是繼續提供積極的支援。政府想這樣做是沒有錯,因為這無疑是出於如下的目的,亦即房地產開發推高了成長的數字,並且給政府帶來了面子。但根據美國國會研究局的估算,當房地產開發佔到中國經濟的30%的時候,這很明顯已經是不可能持續的狀態。但是房地產開發企業仍然是以寬鬆的條件進行借貸,並且越來越多地投入會令人質疑的計畫當中。
在2020年,中國政府終於意識到房地產部門是不可持續發展的時候,它又犯下了第二個錯誤。當然,認識到問題本身並沒有錯,但是對這個問題做出嚴格的反應是錯誤的。政府突然改變了優先順序,而不是逐漸停止提供援助,以便給予房地產開發企業和購房者有調整的時間。擁有大量開發計畫的企業幾乎立即開始陷入困境,最大規模的恒大集團在2021年當中首當其衝,而面臨破產的危機。
二、中國經濟前景在房地產部門安定之前,恐怕會相當一段期間面臨嚴峻的挑戰
其後,中國政府犯下第三個錯誤。在房地產開發企業經營崩潰擴大的時候,中國政府未能保護金融體系免於受不斷增加的壞帳的影響。人們不僅將質疑的眼光放到恒大集團和其他開發企業上面,不僅如此,為了公寓而進行住宅貸款的房客,由於公寓無法完成,就拒絕再為支付。
這些問題就導致銀行貸款流動減緩,進而使經濟活動的步伐減緩。由於這一部門的不確定性增加,以及借貸變得困難,所以房地產的價值下跌,而對於中國家庭的資產,進而對消費者的消費意願造成嚴重衝擊。如果中國政府在2021年迅速行動,例如向金融市場注入資金,或是對於已售出的公寓提供保證以使這些公寓完成,則應該可以最大程度減少這些影響。但是,中國政府卻猶豫不決,而使問題不斷累積。
儘管當局終於意識到必須採取行動,但他們的努力卻是不夠的。他們敦促銀行向企業提供貸款,以便完成已銷售的公寓,並促使房產購買人恢復對住宅貸款的支付。銀行對此是採取了消極的態度,但至少這是政府無法支援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緣故。
政府還提出了投資3,500億元(約7兆3090億日圓)以建造價格合理的住宅計劃,但這個數額對於曾經占據中國經濟近三分之一的領域來說,實在過小。政府還放寬了在北京和上海購房時的首付款的規制。這些措施如果在約三年前問題浮現的時候就採用,或許已經遏制了問題。但是,由於中國政府猶豫不決了三年,壓力就進一步增加,正如去年12月的數據所示,這些措施並未取得成果。
當我們往未來看時,已變得明顯的事情有三點。首先,為了改善狀況,中國政府必須採取大膽的措施,並且越早採取行動越好。此外,即使政府當局大膽而快速地行動,要阻止房地產部門的下滑也是需要時間,更且要扭轉局勢,是需要更長的時間。因此,中國經濟的前景在房地產部門安定之前,很可能在此之後相當一段長的時間內,將面臨嚴峻挑戰。
三、官大學問大可能使中國政府的因應錯誤不斷
習近平上任後,政治正確大於專業正確,大搞《意識形態優先》的習近平恐怕會使中國經濟更加低落。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