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專欄】美國取代俄國成為歐...

【專欄】美國取代俄國成為歐洲能源市場最大贏家

Date:

新冷戰已經開始,習近平的動作不斷,例如撮合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建交,與若干國家之貿易採取以人民幣結算……等,而分化歐盟與美國的關係,可以說是習最大的重點外交工作之一。例如四月初法國總統馬克宏訪中,後來馬克宏在7日對法國的經濟報Les Echos 與Politico 就台灣問題說:不要被捲入由“美國節奏和中國過度反應”驅動的台灣危機。馬克宏說,“作為歐洲人,我們需要回答的問題是:加速台灣危機是否符合我們的利益?不!最糟糕的事情是認為我們歐洲人必須成為這個話題的追隨者,跟著美國的節奏和中國的過度反應走。”

他這樣的發言可以解釋為是想要貫徹自立的法國長年以來的外交政策,也可以解釋為是歐洲捲入中美對立的不安。但是,法國巴黎的智庫戰略研究財團(Foundation for Strategic Research)的中國專家Antoine Bondaz 就指出: 馬克宏的發言幾乎要說出有關台灣緊張的責任不在中國,而是在美國。因此,我們似可推測習近平要以經濟利益為手段使美國的戰略挫敗。只不過美國絕對不是省油的燈,在歐洲,美國為了加深與歐洲的同盟關係,其實在能源上已經漸漸取代俄國的地位。

在能源市場上漸漸敗北的俄國

目前,俄羅斯不僅在戰場上失敗,就連在能源市場上,也逐漸處於敗北的狀況,而第一贏家其實是美國。到目前為止,俄國在石油與天然氣市場上是執牛耳的國家,但美國已經滲透到這個市場,市場應該不會回到原來的狀態了。

普丁認為對烏克蘭的侵略是朝向《舊日蘇維埃聯邦》重建的第一步。但是,歐美各國則與烏克蘭聯合,並約定要在軍事方面與經濟方面打敗俄羅斯。歐洲雖然面臨困境, 但已經逐漸脫離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下了評價說:美國與歐洲在這一年當中,將《有關能源安全保障的合作關係》推進至比起以前更高的階段。美國在去年出口560億立方公尺的液化天然氣(LNG)到歐洲,這相當於歐洲LNG總進口量的四成,和美國前年出口至歐洲的LNG相比,這增加了140%。 另一方面,俄羅斯在歐洲市場所占的比率從以前的 40%降至10%。對於俄國來說,它想要取代歐洲而去找到《以打折的價格購買天然資源的國家》,但這些國家所碰到的問題是俄國輸送管線的容量與LNG設備並不是非常充足,這是一個現實。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歐洲則是減少對能源的需求,並利用節省能源的技術,同時將《環境友善的能源》加以普及,因此,歐洲天然瓦斯的消費量就減少了19%,而且很幸運的是,最近的冬天剛好碰到暖冬。不過,歐洲各國也已經設想將來嚴厲冬天的到來,而增加天然瓦斯的儲藏量,把LNG的進口基地增加至23個,以便可以將《用船舶運送過來的凍結燃料》加以液化,而且歐洲也將管線加以整備,以便能夠將之輸送至必要的場所。

此外,歐洲禁止俄羅斯的海上石油運送,這對於美國的石油生產業者來說,無異是順風推帆。根據美國能源資訊局 (EIA)的說法,美國石油企業的輸油量,以去年2 月的業績來看,其每日輸油量是760萬桶(barrel),但今年同月則增加至約1000萬桶。美國在2018年以後,已成為天然資源的純粹出口國。

中國能救得了俄國嗎?

俄國忙著尋找友好的國家與市場,特別明顯的是中國與印度。習近平不久前才與普丁會談,這個會談的內容與其說是具有實質的內容,不如說是具有象徵性而已。與石油相關的項目占中國進口整體的比例高達約3/4。去年十月,從俄國進口的石油增加至100億美元。但就天然瓦斯來看,中國只從俄國進口6%,這是因為瓦斯輸送管線設備受限的緣故。無論在什麼狀況,中國都只想要在價格面上做對它最有利的交易。
另一方面,印度本來從俄國的進口大致上是處在沒有的狀態,而現在俄國產的石油進口至印度日產量100萬桶。印度和中國都追求要使二氧化碳的純排放量(zero net carbon footprint)為零,所以就從海外招引投資以便能健全達成該目標。儘管俄國到目前為止,是石油與天然瓦斯的最大出口國。而戰略國際問題研究所(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則指出:雖然中國是最大的進口國,而且中國的進口也的確是增加,但是,這卻伴隨大幅的打折,中國其實是在利用這個機會。
相對地,普丁認為歐美國家沒有守住烏克蘭的氣概、意志與資金。但是在美國總統拜登之下,自由主義國家不只是團結守住自由,也提早將能源移轉至再生可能的能源。由歐洲的太陽能發電企業所組成的Solar Power Europe 推估歐洲大陸在2021年至22年的屋頂太陽能發電成長47%。國家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說:歐洲在2022年,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增加50gigawatt (GW),天然瓦斯消費則被控制而少了110億立方公尺。

習近平和普丁簽署合作協議,圖/俄羅斯總統府網站
習近平和普丁簽署合作協議,圖/俄羅斯總統府網站

這意味著俄羅斯與歐美國家三十年之間的蜜月關係的結束。俄羅斯現在受到制裁,在外交上也遭受斷絕,其原因是因為俄羅斯想要破壞被以和平、民主的方式所確立的鄰國=烏克蘭。而美國則在歐洲找到了能夠為其帶來利益的新的LNG 的市場。

俄國挫敗下一個就是中國

從以上的說明來看,美國是很積極地在為美中、美俄的對抗做佈置,美俄的抗爭,看得出來,在不久應會告一段落,俄羅斯如果慘敗,這就代表新冷戰剛沒開始多久,專制國家陣營就面臨縮小的局面。接下來的習近平將成為民主國家要集合對付的一個對象,而這正是台灣的最好機會。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張正修
張正修
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