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精選〈專欄〉在大罷免進行式中,...

〈專欄〉在大罷免進行式中,思考下一步

Date:

 

文/林省吾(台湾独立建国聯盟日本本部中央委員) 

筆者所屬的美麗島人會,4月5日在東京原宿舉辦罷免二階快閃連署站活動,獲得在日台灣人的踴躍參與。在志工朋友的協助之下,成功於收取到300份連署書送回台灣。

4月5日剛好也是蔣介石死去的日子,雖然沒有刻意設定日期,但台灣人以實際行動,糾彈殖民者蔣介石遺留下的中國國民黨徒子徒孫,也是一種轉型正義的實現。

 

活動當天,筆者透過媒體指出在東京舉辦罷免活動的意義在於:「向國際社會表明,台灣的民意不允許國會議員親中」。這其實也是參與「大罷免時代」選民意見的最大公約數。當天簽下連署書的300位民眾,每一位的政治立場皆不相同。

也有許多民眾平時並沒有如此關心政治,旅居在外也不一定每次都可以回台投票,來到現場才發現自己的選區不需要罷免立委。但他們仍然鼓起勇氣前來連署站,表示「大罷免」已經成為不少台灣人願意開始關心政治的契機。

當天筆者也與日本的媒體朋友解釋,二階連署通過後才有罷免投票、罷免成功後還有補選、補選成功矯正國會亂象後,還需要重新立法彌補民主制度的破網。前方路途遙遠,但台灣人必須邁步向前的原因沒有其他,只因為我們已經用盡了時間,也沒有退路。400年來台灣人經過了不同的殖民時期,追求「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香火沒有滅絕,秉持著的是「拍死母退(Phah sí bó thè)」以及前仆後繼的精神。

比起4月5日,4月7日才是台灣人應該要記住的日子。36年前的這天,爭取「100%的言論自由」來講出「我是鄭南榕,我主張台灣獨立」的他,以自焚的方式推動時代的巨輪。「剩下就是你們的事了」,在這場終點飄忽不定的接力賽中,把鄭南榕留下給我們的棒子繼續傳承下去,是身為台灣人的責任與榮耀。

罷免中國代理人立委,是長遠旅途的中繼站,不是終點。罷免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近來傳出少數民進黨基層「搶收」罷免團體連署書一事,恐怕是執著與眼前的「手段」,而忘了身為台灣人的「目的」為何。

讓我們一起心頭掠呼定(Sim-thâu lia̍h ho͘ tiāⁿ),走向屬於台灣人的台灣。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銳傳媒資料中心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