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松維∕新北報導)電影史學家認為第一部動畫卡通是1908年由現代動畫之父法國動畫家艾米爾·科爾創作的《幻想曲》,這是一部使用手繪的動畫電影,為了製作這部影片,科爾將每幅圖畫放在發光玻璃板上,然後在頂部描繪出下一幅圖畫的變化,大約有700張圖畫。手繪動畫主要由在賽璐珞膠片上繪製的一系列靜止圖像組成,爾後,動畫技術已升級或重新發明,包括物件、木偶、黏土或剪紙的定格動畫,以及繪製的動畫,是20世紀的卡通主導技術,且稱為傳統動畫。
在上個世紀80年代,台灣的卡通產業也如荼如火地蓬勃興盛,由遠東卡通公司謝金塗導演所製作的《七彩卡通老夫子》,於1981年7月16日正式上映,這部改編自香港漫畫家王澤的《老夫子》四格漫畫,除了搞笑情節外,也加入了李小龍、盲劍客、好小子對決的劇情,售票十分成功,港臺兩地票房合計超過一億新臺幣。《七彩卡通老夫子》並奪得第十八屆金馬獎最佳卡通片獎。
《七彩卡通老夫子》片長83分鐘,係首部以漫畫系列人物為主角的動畫電影,漫畫原著王家禧以長子王澤為筆名,於60年前創作的連載作品。王家禧曾說:「我的人生就像一部漫畫,儘可能的讓《老夫子》,也就是讓自己耍寶去逗樂讀者!」;王家禧吃盡塵世酸甜苦辣,對人世曲折泰然自若,從困境中自我調侃,透過筆墨搞笑在漫畫中演出,取悅一代又一代的粉絲。
謝金塗導演表示,台灣卡通的崛起,不得不提到1970年東京電影公司進駐台北成立的影人卡通製作中心,聘日本動畫師來台培訓人才,負責日本動畫片部份加工作業,原畫則交日方的原畫師定稿。作畫的工具,例如尺、筆、賽璐珞片、填色顏料等,都被規定必須從日本進口,當年代工製作的有《巨人之星》、《東洋魔女》等片。1972年遭逢中日斷交,加上那時台籍動畫師的收入微薄,根本無法維持生計,導致影人宣告結束。
謝金塗指出,由於與香港片商合作的《七彩卡通老夫子》票房開出紅盤,於是延續佳評推出《七彩卡通老夫子:水虎傳》,仍由胡樹儒的香港電影公司出品,這是一部喜劇卡通電影,改編自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的章回小說《水滸傳》之情節,主角依舊是老夫子、秦先生和大蕃薯擔綱,主題曲邀請張國榮等人演唱,於1982年7月10日首度上映。
中華漫畫家協會理事長楊心怡(凌群)說,觀賞過謝導開拍的《七彩卡通老夫子》,製作水準媲美國迪士尼的風格,卡通最大的特色是具備幽默性或諷刺性的漫畫精神,故事表達出對現實社會的感觸,動畫需要美術造型和優秀內容並重才能真正引人入勝,在角色設定方面,導演原汁原味採用《老夫子》的漫畫造型,失衡的身體比例及誇張的肢體表情,完全吻合動畫的需求。
資深漫畫家羅慶忠(L.C.C)說,將漫畫或文學名著改編成卡通,是動漫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這種結合了漫畫和動畫元素的卡通形式,紙本的漫畫人物被栩栩如生搬上大螢幕,擴展成完整鏡頭,同時透過音效、配音和動畫添加到原創作品中,活靈活現的飾演倍感親切。在幕後默默耕耘的謝金塗導演,為卡通事業不辭辛勞的付出與貢獻,觀眾們有目共睹也欽佩不已。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