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疾病【鄭春鴻專欄】人得癌症,2...

【鄭春鴻專欄】人得癌症,2/3因運氣不好?

Date:

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報告說,他們已經查明約三分之二的癌症組織類型(31種癌症中的22種),癌症的成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釋為「壞運氣」。……

  「癌症是因為『運氣不好』隨機突變造成的」。真得是這樣嗎?

  著名的《科學》期刊上說,有2/3的癌症可以解釋為「運氣不好」(bad luck)。這個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報告,很快地成為世界各地的頭條新聞。

癌症病人不再那麼內疚和自責

  對於癌症病人來說,這個新研究好像使大家「鬆了一口氣」,也算是一種寬慰和解脫。過去,我們常聽人說一句話;「想不得癌症,第一,就是有一對沒得癌症的爸媽!」這話聽在癌症病人的耳裡是很傷心的,事實上,癌症病人最擔心的事之一,確實是「我的癌症會不會遺傳給我的孩子?」看到這個研究,大家就比較不會那麼認為會不會是自己把不良基因遺傳給了孩子。對於得過癌症的爸媽來說,這個新研究也使大家比較釋懷。之前,他們常惦在心中的是會不會給孩子們吃了不對頭的東西,又或者是不該讓孩子們接觸車庫裏的什麼顏料,這些想法過去都令他們深感內疚和自責。

努力「防癌」一族,有點「失落感」

  但對於有些人喜歡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納入掌控之中,比如有人一早起來就喝「生力湯」;花比別人更多一倍的錢去買生機蔬菜水果;每天吃綜合維他命;吃這個怕,吃那個也怕的人,對他們來說,這研究結果恐怕就非常可怕了,至少有點「失落感」,因為它代表在癌症的致病因素居然有2/3的比例是人力無法控制的。那麼他們以前的「努力」不就都不怎麼「靠譜」了嗎?

癌症,恐怕真是運氣惹的禍!

  而大多數人看到新聞上說,患上癌症只是因為「運氣不好」,都會覺得太過輕率(flippant)。不過,最新的1月29日「紐約時報」以「Cancer’s Random Assault」為題報導,「癌症,恐怕真是運氣惹的禍!」

這兩週以來,對於這個引人議論的話題,已經有相當多的反彈。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Cristian Tomasetti(編按,另一位作者是Bert Vogelstein)為此做了「修正」。他解釋說,研究的結論是「有2/3的癌症發病率,它們在不同組織中的變化,『可以用隨機運氣不好來解釋』。我們沒有聲稱三分之二的癌症病例是由於運氣不好造成的。」

乳癌與攝護腺癌不在這項研究之列

  研究是以統計模組分析31種成人癌症,發現幹細胞分裂次數和罹癌風險的相關係數高達0.804。其中血癌、胰臟癌、睪丸癌、卵巢癌、腦癌等22種癌症發生主因是隨機突變,約占2/3。至於大腸癌、皮膚癌、肺癌等其他9種癌症,則主要受遺傳和環境因素影響,例如吸菸或暴露在紫外線或輻射等致癌物中。乳癌與攝護腺癌不在這項研究之列,因研究所需的幹細胞分裂率文獻不足。

癌症是遺傳、環境和偶然性綜合引發的

  100多年前,科學家們就已經發現:某些組織比其他組織更容易發生癌症。例如,大腸的終生癌症風險為4.8%,,是小腸(0.2%)的24倍。因為大腸內的幹細胞遠多於小腸,且它們的分裂也更加頻繁,約為一年73次,而小腸幹細胞一年只分裂24次。在其他的許多組織中,幹細胞分裂速率也與癌症風險密切相關。而肺癌和皮膚癌和吸煙和日光暴露則有一定的關聯。另外,還有一些癌症與致癌基因有關。

科學家以車禍風險為例說,行程越長,發生車禍的幾率就越高。惡劣天氣等環境因素以及車輛故障等都可能令這一基本風險進一步增加。癌症也是一樣,它是遺傳因素、環境和偶然性三者綜合作用的結果(the combination of inherited factors, environment and chance),其基礎是突變機會,再加上遺傳或者環境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所以,解讀這個研究結論,比較有參考價值的想法是;同意1/3致癌的看法(遺傳+環境+生活習慣);也肯定2/3的新的研究(壞運氣)。因此我們仍然可以繼續堅持我所知道的所有不會增加癌症風險的好習慣,比如良好的飲食、鍛煉身體、避免吸煙等;但另一方面,我們可能也無需那麼緊張兮兮地留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個動作,以及我觸摸或者食用的任何東西。「科學」本來就「不那麼科學的」,精確(accuracy)這碼子事,本來就是「理想主義者」的夢。它迫使人們在語言表達、科學研究之類的活動中反復犯錯誤。而對誤差比較寬容的人,卻能經常互拍著肩膀說:「去喝一杯!」

  今後應更注重癌症的「早期發現」

事實上,這次的「癌症壞運氣說」不能單怪罪於科學記者的「報導錯誤」,他們對研究的解讀也沒有錯得離譜。何況,這篇引發爭議的論文作者之一,Bert Vogelstein當然也非泛泛之輩,他是癌症基因學先驅,曾和另外十人獲得網路2013年「生命科學突破獎」。該獎獎金是諾貝爾醫學獎兩倍。他這次研究的用意,是希望從一個新角度看癌症,主要方法是檢視關於平均一個人畢生發生幾次幹細胞分裂的文獻。

  相對地,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專業機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就沒那麼輕鬆看待這個研究和新聞解讀,該機構強烈反對這個研究的結論,並警告說,該消息可能會使癌症研究和公眾健康受到損害。他們說,「運氣不好」是癌症的重要原因這種說法會產生誤導,它可能會抹煞多年來癌症研究者在查明癌症疾病的原因,並有效地阻止它所做出的努力。

  科學家認為,這項研究積極的意義在告訴我們,今後應更注重「早期發現」,並研究如何在隨機突變形成癌症之前檢測出來。投入更多資源,研究如何在早期可治療階段檢查出這些癌症。

有人說:「宗教羅致了一大堆『人以為的』謬誤,而最終卻導致真理;科學則羅致了一大堆真理,而最後卻走向謬誤。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銳傳媒資料中心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