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台灣民俗【郭老詩畫交響】危邦亂世啟...

【郭老詩畫交響】危邦亂世啟示錄之十五    

Date:

畫作說明:布上油畫120F 郭少宗2015

[ 天堂邊緣 ]   

 

赤足涉水往夕陽墜落的海峽邁步

靈魂就逐漸透明如電亦如露

舉杯把忘情水灌入慾望之井

激情復燃  死亡迴避  頹喪飄空

創意噴發  精力昂揚  元神歸位

再乾一杯,致敬!

吾生之慾

    吾死之趣

        吾志之獄

最終傾倒入忘川與冥河

啊!那是我不曾跋涉的冥王星疆域

 

既然生為反經石上的羅盤

  迷失方向也要啟航

既然生為火山腳下的草芥子民

  徘徊煉獄之門也得安居

既然生為大屯溪畔的頑石

  海枯石爛也須粉身碎骨

既然生為一隻“悲觀論者”的黑色蠍子

  不論投胎轉世,化身萬千

吾誓為“超現實主義”的蒼鷹

振翅九霄

雲遊天外

 

[ 詩畫賞析]

法國超現實主義詩人亞杜·韓波  ( Arthur Rimbaud 1854-1891)曾說:「偉大的詩歌要在漫長的、龐大的、理性的騷亂中加入幻覺的因素。」依照此說,這系列組詩特色,無不服膺於此一教條:思緒騷亂,幻想無度。難怪在此闋詩之句終大膽宣告:甘做一隻超現實主義的鷹,翱翔詩之大海。

開頭的上窮碧落下黃泉,把人事物與宇宙萬物,全部掃描一回,經過上天下海地焚燒腦力,大刀闊斧的恣意人間,便來到詩眼:「生之慾、死之趣、志之獄」,題點了生命巨大的困惑與癥結。

大屯溪和反經石就是大屯火山的衍生物,也是詩人日夜徘徊盤桓的心靈故鄉。很顯然這地標物,也是天堂與人間的結界,理想與現實的邊緣。故而讓這隻蒼鷹乘著文字和形色的翅膀,盡量展翅高飛,飛向詩的高峰,飛向心的天堂。

反觀抽象畫:但見畫筆壘起層層的色塊,也穿插絲絲的線條。諸多縝密的意象鋪陳,飽和的情緒宣洩,使得這幅畫「載不動」許多愁,也「說不清」許多愛;如同大鵬展翅,神遊天宇,觀者的思緒會被抽象畫引領到一個嶄新的境界,那裡只有詩意呢喃,只有畫意陪伴,那畫意詩路蜿蜒迤邐,直到藝術殿堂階前,直到心靈天堂門口。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郭少宗
郭少宗
1975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受教於廖繼春、楊三郎、洪瑞麟、李仲生等名師並深受影響。他愛山愛水,創作用色大膽筆觸奔放,將台灣山川之美,以其火山噴發般的獨特風格,形塑得大氣滂薄。 郭少宗曾執教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公共藝術系六年,並於2014 應邀北京大學百年講堂專題演講。 對藝術創作的熱情,自年少以來數十年如一日,曾舉辦46次個展並參與超過60次畫會聯展,足跡遍及臺灣、日本、韓國、中國、港澳、美國、奧地利、德國、法國、薩爾瓦多等地。他的創作是在傳統之外不斷嘗試多樣性突破,而建立自己的風格。譬如追隨廖繼春的腳步,色彩繽紛豐美;崇拜梵谷及莫內,亦醉心於印象派,但落筆則偏重野獸派及表現主義,這正是他熱情澎湃、狂狷不羈的真性情。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