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班門弄斧集】疑美?還是疑...

【班門弄斧集】疑美?還是疑神疑鬼?—應正面迎擊疑美論

Date:

前中研院院長胡適之先生說過一句話:「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待人要在有疑處不疑」。這句話裡包含「疑」字在漢文中的兩個可能用法。前者用在探求事理、慎思明辨、使得真理與真相越思辯、越研究、越清楚;後者用在人際或國際關係資訊不足、混沌不明時使用,以免判斷錯誤破壞關係、不利合作,甚至因誤解而反目成仇。

一二個多月來,依筆者個人的觀察,所謂的「疑美派」,雖然仍是少數,似乎占了上風,增加了部分台灣人對美國的懷疑與誤解,在攻心上似乎大有斬獲。之所以會如此發展,主要原因是那個發動「疑美」的那股力量,善用「疑」字的歧異用法,弄糊「政策思辯」與「國際關係質疑」的界線,使得必須經過思辯討論的公共政策 (台美如何合作) 變成國際間的猜心議題,離間台灣人對美國的信任與合作對抗中國的信心

政策可思辨但不應扭曲成美台矛盾

以上令人扼腕的結果基本上是可以避免的。因為台美合作的地緣政治共同利益與民主的共同價值是兩個客觀的、不容否認的穩固的合作的基礎。只要蔡政府及早提醒台灣人民並及早揪出假訊息與錯誤的論證、正面拆穿迎擊,這個台美信任關係問題完全沒有被扭曲的空間。

至於台美之間對於應如何在經濟上(如台積電投資)與軍事上(如武器採購)合作的這些可以思辯討論的議題,蔡政府不應迴避,至少概略上應儘快讓人民知道其基本理念與背景,以免中國與統派的虛假消息與論證有作亂的空間,把可討論的政策思辨狡辯成兩國利益的基本矛盾,搞得台灣人民疑神疑鬼、傷及人民對政府的信任與台美合作的堅實力量。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林健次
林健次
台大經濟系畢業,美國Vanderbilt Univ. 企業管理學碩士、Univ. of Oregon 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職美國本土銀行國際部;世界主要大宗物資公司駐台代表、分公司總經理;淡江大學國際企業經營系副教授、系主任。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