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想起純植物萃取的「精油」,直覺就認為是舶來產物。殊不知最純粹的手工萃取精油,早在民國40至50年代,香茅精油就是台灣的產物,而且還以每年生產9000噸的香茅油產量,強佔了全球70%的市場。
位於台灣三義大坑的「茅鄉炭坊」,羅家祖孫三代見証了這一頁歷史,這也是他們堅持守住香茅油提煉產業的理由,而且希望廣為推廣給國人使用這老祖宗留下的「美好選物」。

茅鄉炭坊所在地苗栗三義大坑,早期就以燒製相思木炭和種植香茅及提煉香茅油為主要經濟收入。羅家三代父子堅持留住此一天然精油提煉所,因此取名為「茅鄉炭坊」,意謂香茅及相思炭的故鄉。
走在人煙寥落的「挑炭古道」,聽著羅家父子細說從前,台灣在40年代是香茅最大產區,眼見當年提煉精油等各式炊具以及木炭窯錯落其間,手工柴燒的古法煉油場景彷彿歷歷在目。他們於現場提煉香茅油、檜木油及樟腦油…等
茅鄉炭坊二代掌門人羅萬真除了自行栽種香茅、收割、日曬,並延續茅鄉阿公的古法蒸餾,以傳統人工柴燒的方式,將經過日曬的香茅草,利用水蒸氣,經過冷凝器,蒸氣轉換為液體,透過油水分離,萃取出金黃透亮、香氣四溢的香茅精油與純露。

除此之外,羅萬真秉持著客家人惜物、打拼的精神,在園區內也蒸餾檜木精油,這乃是因為三義以木雕藝品聞名,他利用雕刻後的檜木腳料煉製「檜木精油」,主要就是客家人勤儉精神的展現。而近年來茅鄉父子更深入研究不同樹種雕刻材料的精油,除了勤儉與環保外,更是希望推廣多元的精油文化。
第三代羅志芳及郭純嵐夫妻的返鄉洄遊,讓「茅鄉炭坊」的多元精油營運,在年輕新血加入後,逐漸翻轉出新的風貌,也為苗栗區的地方創生帶來標竿作用。
分別畢業自「環境生態」與「工業設計」科系的年輕夫妻,在意的是讓香茅油產品開發,也能結合永續的循環經濟。

他們首先是將冶煉過的香茅殘餘廢料拿來做香茅露、手工皂、香燭、香粉、擴香等二次加工品。
接著,大力提升產品的品質,申請相關認証檢驗及包裝設計、產品陳列擺設、通路拓展等方面。同時在當地的國立聯合大學「產學與教育推廣中心」輔導下,讓產品通路進一步擴大至電商購物平台、文創百貨及「苗栗特色館」等國、內外高端消費巿場。
至於「茅鄉炭坊」的下一步呢?年輕的第三代經營者羅志芳信心滿滿地說:「我希望未來我們能朝向多元的休閒園區規劃邁進。」在注重體驗式消費的現代社會,顧客要的是具備完善設施,能滿足導覽、體驗、舒壓、療癒、美食等等一次到位的休閒園區。這也是「茅鄉炭坊」所秉持的永續經營理想。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