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spot_img
15.6 C
Taiwan
2023 年 12 月 10 日
spot_imgspot_img

【禪修心得】凡事清淨,平淡,真心

文 /  吳演茂 禪七結束的次一日清晨, 八關戒齋圓滿, 我在心跳加速...

【洪存正專欄】公平正義何在?

文 /洪存正 報導 為了協助台電因應今年估計超過二千七百億元虧損,經濟...

【向子期專欄】海為什麼變得越來越綠?

過去 20 年海洋顏色變綠可能與浮游植物活動增加有關。亞歷山德拉·維茨(...

【阮嗣宗專欄】為什麼美國威脅中國,也要安撫中國

中國軍事實力的增強以及對台灣日益咄咄逼人的姿態,使台海威懾成為前所未有的...
-Advertisement-spot_img

農工科技創造減碳、增值、就業三大成效

- Advertisement -spot_imgspot_img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文/銳傳媒

經濟部日前於彰化縣二林鎮舉辦「中臺灣農漁牧場域應用交流會」,與農委會跨部會合作,串連六個農試機關、攜手12家廠商,於中臺灣導入永續低碳及智慧感測等農工科技,應用在葡萄、洋桔梗以及乳牛飼料等11種農漁牧產物上,衍生超過 2.6億元附加產值,創造近百個在地就業機會。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指出,中臺灣五縣市(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是農業重鎮,去年度農業產值超過2,300億元,佔全臺農業產值將近一半,其中葡萄與洋桔梗產量佔全臺九成以上;經濟部每年支持科專預算投入農工科技的研發,用科技協助農民提高收成,及因應農業人口流失、氣候暖化等挑戰,例如本次展出的「智慧感測」技術讓洋桔梗單支花苞數增加至少50%,提高外銷產值,在「永續低碳」方面,耕種養殖系統排碳量占全球溫室氣體19%,減碳及創造碳匯是未來農業升級關鍵,本次展出農業剩餘物循環利用技術,可以幫助彰化二林地區葡萄農一年減少約5.6萬公噸碳排放量,相當於145座大安森林公園一整年的二氧化碳吸附量。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表示,彰化縣二林鎮是全臺種植釀酒葡萄及酒莊密度最高的地方,廢棄的葡萄藤蔓最令果農困擾,在經濟部與農委會的共同支持下,工研院與農試機關合作,將科技農工技術落地應用,透過二林鎮公所的協助打造了「生態資材數位預控生產設備」,讓在地酒莊能將廢棄的葡萄藤轉化為機能型生物炭及醋液,不僅減少碳排,天然的友善資材還可再用回葡萄園裡面進行驅蟲抗病並調整土壤體質;除了材料,團隊還整合了客製化葡萄成長所需的特定光譜發展成為智慧光源模組,在不用更換燈具下依照葡萄各生長階段需求來補光,讓果實大小接近,賣相變好,產值也提升10%。

除了在國產的優質智慧元件領域耕耘,經濟部更促動工研院以生物質材料結合微生物技術,將鳳梨葉、檸檬皮等剩餘農食資材開發如青貯飼料,除了完整發揮循環經濟,還具備取代進口飼料、減少運輸與碳排,與降低飼養成本的效用。透過跨部會共同推動的農工合作,讓環境永續技術能更接地氣的協助台灣農業的永續發展,並促動科技農業的再升級。智慧與生態材料科技的系統化整合,將有望進一步實現建構永續循環與淨零碳排的跨領域產業生態系目標。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編輯中心
編輯中心https://vigormedia.tw/
銳傳媒 編輯中心 https://vigormedia.tw/

Latest news

Related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