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鬼月症候群」症狀有哪些?為什麼會有這個症候群?
「鬼月症候群」並不是一個常見的醫學術語,也沒有被廣泛接受或認可。從字面上看,它似乎是指與“鬼月”有關的某種症狀或群體症狀。
“鬼月”通常是指農曆七月,在一些東亞國家,尤其是中國、臺灣、香港和新加坡等地,有一些傳統文化和宗教信仰,認為農曆七月是鬼魂們出來遊蕩的月份。這個月份也被稱為“鬼月”或“鬼節”。在這段時間內,人們會舉辦各種儀式和活動,以祭拜祖先和神靈,以及避免招惹惡靈。然而,關於與“鬼月”相關的特定症狀或症候群並沒有被科學界廣泛認可,也沒有可靠的醫學證據支持這一概念。
每到這時候總有些人要到精神科/身心科報到,主訴整天緊張不安全感,到了晚上更嚴重,無法入睡、十分淺眠、甚至噩夢連連,陷入惡性循環,疑神疑鬼,情緒、注意力、記憶力都不對勁,連帶日常生活也受影響;特別的是,只要鬼月一結束,所有症狀都緩解消失,但隔年又要再經歷一次。
「鬼月症候群」好發於什麼樣的人?對生活有什麼影響?
A-容易被別人的訊息暗示的人,戲劇性格的人,依賴心重、會容易言聽計從的人,容易罹患「鬼月症候群」的機會更高,其中又以女性居多。這些人情緒容易不穩定,容易焦慮、憂鬱或憤怒不安,而且易「被暗示」,即使規勸不要迷信鬼神,仍然三不五時便說會感覺毛毛陰森森的。
B-容易出現錯覺,例如杯弓蛇影;曾經出現幻覺經驗(原因很多:酒精依賴,使用安非他命出現精神異常,腦部特定部位受傷後遺症,思覺失調症,雙向性情感障礙,重鬱症合併精神異常等)。
C-因為出現以上的症狀,很可能整天躲在家裡,四周貼滿平安符咒,無法正常上班,上課,做家事等;也會影響人際關係。
臨床上遇過的個案
A-案例:一位國中畢業程度,長的很瘦的60歲女性,身體有腎臟功能不佳,容易拉肚子導致電解質不穩定,睡眠有障礙被家屬帶來就診;因為個案去某內科診所看診,醫師開立全世界使用罪普遍的安眠後,害怕的向親友表示四周的東西都變得扭曲不全,有看到穿紅衣服的女孩,所以驚慌失措,情緒十分不穩定,表示一定是鬼月到,以前找婦產科醫師墮胎的嬰靈來討命。
B-經過評估:因為瘦弱體質服用這類安眠藥物,便容易出現錯覺和幻覺;另外也有因為電解質不穩定出現譫妄的情形。改用別種助眠藥物,並且補充電解質後,症狀便快速獲得改善
要如何改善症狀?如何導正觀念?
A-查出真正原因,例如:幻覺是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失調,需要找精神科醫師,服用精神安定藥物。
B-謹慎評估合適的助眠藥物。
C-作息最好規律,因為「夜貓子」也容易因為燈光昏暗,出現錯覺,幻覺。
D-建立正確的醫學與科學常識:教育程度低,上述的人格特質的人,很可能因為人云亦云,不要看到黑影便宣稱見到鬼!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