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專欄】美國「去中國化」正...

【專欄】美國「去中國化」正在形成

Date:

6月13日,美國財長葉倫在眾議院一場聽證會上說,「美國可以保護自己利益,壓制中國高科技,但是,美中脫鉤,將會是一場世界災難」,這番談話被視為美國政策風向會有所調整,但是我認為,這是美國華府對中策略的矛盾。

華府對中策略,長期受到華爾街競選金主親共影響,二來,類似季辛吉這種愛中國的老政客還存在,沒有料到川普上台後,亂打瞎搞,搞出今日美中新的戰略格局。

三年疫情下來,武漢病毒研究所是病毒起源,再度被炒上火線,給蒙受災難的西方國家呼喚記憶,火上加油。受害最深的義大利說,「中國是危險的」。三年來,美國的產業鏈移轉出中國,似乎已經看到成果,根據統計,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已經減少20%,這20%的產品已經移轉到越南、印度、泰國、墨西哥。墨西哥一夕之間取代中國,成為美國最大貿易夥伴,可見美中脫鉤行動,逐漸有成。

外資紛紛撤離中國

當然,對中國來說,美國減少對中國下訂單的20%已經造成中國大量工廠倒閉,工人下崗,實體店面關門,中產階級不敢消費,造成通縮現象,連帶也影響到大型外資在中國的銷售。例如法國「家樂福」全面撤出中國,歐洲高級名牌旗艦店HM在上海也陸續關門。中國為了安定外資,找到馬斯克,沒想到馬斯克一離開上海就揚言,「特斯拉要搬家」。

當然20%的效應不只是20%,外資、台商在風向轉變下離開中國,影響經濟層面更為巨大,長期以來,習近平對經濟政策先後矛盾,才是主要因素,你不能軟的搞一手,花言巧語要求外資留下來,卻另外用硬的一手,對外資的國安疑慮展開殺招。

美國眾議院聽證會後,傳出美國已經允許台韓兩國向中國輸出高級晶片。但是,這項消息並未得到證實,反而,美國對37家涉及提供製造殺傷武器的軍工企業制裁,中方認為這是美國對中國「卡脖子」。

習近平要求面對極端狀況

習近平顯然感受到美國步步進逼的壓力,最近一次召開的國安會議上,罕見要求黨官必須面對極端狀況,所謂極端狀況,所指就是與美國衝突。6月13日習近平內蒙談話,更加明顯,要求黨官面對閉關自求生活的可能,習近平說,「西方把出門的路擋住了,我們必須自謀生路」。

面對美國逼近,習近平並非放低姿態,反而越來越強勢,所以才會出現中共主動製造衝突,藉此緩解內部的經濟下滑壓力的行動。前周出現南海軍艦危險駕駛事件,以及中共軍機對美國軍機「鬼切」事件。這些軍事挑釁,稍微不慎,就可能擦槍走火,中共當然心裡清楚,老共對美國所採取的戰略,就是不擔心製造衝突,就算小衝突也可以控制下來,利用衝突,談判,妥協,持續與美國糾纏,這也是延宕已久的布林肯訪問北京突然放行主因。

中國若與美國爆發軍事衝突,台灣無疑會被捲進去,戰爭不管大小,絕對不是美國所樂見,尤其是這個時刻,美國依靠經濟,科技脫鉤,已經讓老共雞飛狗跳,真正推翻老共政權的決殺武器,還是中國人自己起義的顏色革命。

在老共對中國人全面監控下,這條路很不容易,卻也是唯一道路,過去,美國金融大亨索羅斯曾在中國搞過「開放社會」,後來被被北京政府下令逐客,索羅斯說過,「中國社會是一個爛攤子,這個爛攤子還必須中國人自己起來改變」,美國不會主動開戰,但是,脫鉤動作會持續進行。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洪博學
洪博學
曾任報社總編輯、國際公關公司主管,著作有「蔣介石支持台獨」、「籠蛇爭霸中國」等書,現為自由作家。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