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精選【專欄】川普首次內閣會議:...

【專欄】川普首次內閣會議:權力展示還是民主危機?

Date:

 

文/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引言

2025年2月26日,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在白宮召開了他第二任期內的首次內閣會議。這場會議不僅標誌著新政府的正式運作,更被外界視為一次重要的政治宣示。從會場的氛圍到與會者的發言,這次會議揭示了川普政府的政策方向與權力結構,並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爭議。以下將依據相關報導,剖析會議的關鍵內容及其深遠影響。

會議焦點:權力核心的重新定義

川普首次內閣會議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參與。根據《Politico》的報導,馬斯克以「政府效率部門」(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簡稱DOGE)負責人的身份出席,並在會議中獲得內閣成員的熱烈掌聲。他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表示改革需仰賴眾人支持。這一幕顯示出馬斯克在政府中的特殊地位,儘管他並非正式內閣成員,其影響力卻顯而易見。

馬斯克的角色不僅限於象徵性參與。《紐約時報》指出,他近期向數百萬聯邦員工發送電子郵件,要求他們在48小時內提交上週工作成果報告,這一舉動讓內閣成員措手不及,多位部長私下討論如何應對。川普則在會議中公開支持馬斯克,稱:「有誰對伊隆不滿?如果有,我們就把他丟出去。」此言引來掌聲,進一步凸顯馬斯克的權威。《Politico》記載了這一互動,顯示川普對馬斯克的依賴。

這種權力結構的轉變引人深思。《GZERO Media》與《華盛頓郵報》分析,馬斯克以非民選、非參議院確認的身份,對聯邦官僚體系發號施令,這在美國政治史上極為罕見。此舉模糊了傳統內閣的權責界限,顯示川普政府可能試圖通過外部力量重塑行政體系。

政策方向:縮減政府與國際調整

會議中,川普明確支持馬斯克縮減聯邦政府規模的計畫。《GZERO Media》報導,這項改革旨在降低國家赤字,馬斯克提議大幅裁減聯邦員工數量。具體規模尚未明確,但《紐約時報》確認,數千名試用期員工已收到解雇通知,部分機構也開始實施裁員。這顯示改革已進入實質階段。

然而,裁員計畫並非毫無波折。《紐約時報》提到,馬斯克的改革「意外」取消了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伊波拉預防計畫(Ebola Prevention Program),雖隨後緊急撤銷該決定,但此事件暴露了政策執行的草率。《華盛頓郵報》指出,這種激進改革可能影響關鍵公共服務,內閣成員的反應也不盡相同。例如,情報總監提名人圖爾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指示情報部門不回應馬斯克的郵件,顯示內部對此政策存在分歧。

在國際事務上,川普聚焦烏克蘭問題。《紐約時報》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將於2月28日訪問白宮,簽署一份涉及自然資源分享與戰後重建的協議。川普在會議中暗示,美國將減少對烏克蘭的直接介入,強調歐洲應承擔更多責任。這一立場顯示出他試圖重新調整美國的國際角色。

內閣動態:忠誠與緊張並存

會議中,內閣成員展現了對川普的高度忠誠,但也透露出潛在的緊張。《Politico》記載,當川普問:「有誰對伊隆不滿?」並說「如果有,我們就把他丟出去」時,與會者報以熱烈掌聲。然而,掌聲背後的反應並不完全一致。《紐約時報》提到,馬斯克的郵件要求讓部分內閣成員感到困惑,而部分成員則表示支持,顯示內閣在政策執行上的分歧。

這種緊張部分源於馬斯克對內閣的直接干預。《紐約時報》指出,他的郵件要求引發內部混亂,但未具體點名受影響者。同時,支持裁員的聲音也存在,例如聯邦航空署裁員計畫的支持者公開贊同馬斯克的立場。這些分歧顯示,內閣成員在面對馬斯克的影響力時,既有配合也有保留。

川普對內閣的評價則充滿自信。他在會議中稱:「這是我組建過最好的內閣。」馬斯克隨後附和,讚揚內閣成員的表現。《Politico》記錄了這一互動,顯示兩人關係密切。但外界質疑,這種高度集中的領導模式是否削弱了內閣的獨立性,使其更像川普意志的延伸。

爭議與反思:民主制度的挑戰

這場會議不僅是政策宣示,更被視為對美國民主的考驗。《GZERO Media》與《華盛頓郵報》指出,馬斯克以非民選身份主導政府改革,引發對權力制衡的擔憂。川普對裁員與縮減政府的支持,進一步加劇了行政權集中化的趨勢,讓外界質疑傳統民主機制的穩定性。

國際層面也受到影響。《紐約時報》提到,馬斯克近期公開支持德國極右翼政黨並批評歐盟,這與川普對北約的冷淡態度相呼應。雖然會議未直接討論這些議題,但馬斯克的立場可能影響美國的外交觀感。歐洲盟友已開始關注美國政策轉向的潛在衝擊。

此外,會議中部分說法也引發爭議。例如,川普與馬斯克的部分表述被外界質疑誇大,但《Politico》與《紐約時報》未提供具體駁斥案例。這顯示兩人一貫的強勢風格在新任期內延續,可能為未來執政埋下隱患。

結語

川普首次內閣會議是一場權力與政策的交鋒。馬斯克的強勢參與、政府的縮減計畫以及國際責任的重新分配,勾勒出新政府的運作藍圖。這場會議顯示了川普試圖重塑美國政治格局的決心,但內部矛盾與外部挑戰不容忽視。隨著馬斯克與川普的合作模式逐步成型,美國乃至全球秩序可能面臨深刻變革。這場會議究竟是振興國家的起點,還是民主制度的危機,未來發展值得密切關注。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蔡鎤銘
蔡鎤銘
經濟學博士、金融業退休高階主管、淡江大學財金系兼任教授、台北張老師基金會副主委; 行政院第二屆終身學習楷模、2019金融研訓院校園黑客松金獎指導教授; 人生信條:「風鳴草勁、漱石無苔」。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