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台灣民俗【專欄】台灣書法的創發

【專欄】台灣書法的創發

Date:

文/陳世憲(台灣意象書法館館主)

記得西元2000年到渥太華市立美術館展出的書法作品,還是書寫唐詩宋詞,結束後,有一位加拿大的市民來交換意見,他說你寫的「Chiaese calligraphy 」功力深厚,風格新穎,他很喜歡。

當我聽到他這樣說,心裡面顫抖了一下,心想,我來自台灣,結果創作的作品變成「中國書法」,這樣怎麼對?

於是,展覽結束,我開始創作「台灣書法」。

以土地為本的人物與故事,作為創作的基準,不再追求形式美,讓作品的點線面、空間、墨色具有可以聯想、比喻、故事性的特質!

造型的指涉可以讓不懂漢字的外國人也可以某種程度的理解,沒有界線!
於是,將近三十年的台灣文史故事探掘,變成我最深刻的養分,母親講的話、父親畜牧養豬的辛勞;村子裏面的交換工、收成的分享、或是勾心鬥角的怨妒,都成為我創作最身歷其境的取之不絕的源泉。

於是,我成為以意象創作台灣故事的第一個開始,到國外的演講表演,就會成為「台灣書法」(Taiwan Calligraphy)。

我半生全力努力的書法創作,終於有一個歸屬感,有根有枝幹有葉、與環境結合無差別、跟外國人分享無隔閡、完整闡述書法藝術中的台灣故事。
並且在台南白河設置一個「台灣意象書法館」,提供海內外的朋友蒞臨,並佐證「台灣書法」的核心價值。

感謝土地、感謝台灣。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銳傳媒資料中心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