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1942年的張文祺,家中排行老六,高雄中學畢業後最想讀戲劇或寫作,被長輩當場笑翻,後來選讀法律,服完兵役後,於1965年抵美留學。
張家世居台南安平,阿祖時代就在安平開設「中和病院」,原本是漢醫,傳給祖父、伯父。日本時代高雄港開港後,張文祺的父親選擇到高雄鼓山的哈馬星開業,醫院同樣名為「中和病院」,父親是西醫。
現已列為台南市定古蹟的安平「海山館」,原是清代水師官兵聚會的「安平五館」之一,清末由張文祺的祖父張金聲買下,但土匪很多,他一個伯父因腹部佩戴著金鍊子,土匪行搶時拿不下來,直接以刀子砍斷搶走,伯父的腹部也因而留下一大道刀痕;又因家大業大,子孫散居各處,長期居住在國外的張文祺也不知道老家已經被台南市政府收購,變成古蹟,有一次他回台南想進去二樓參觀,向門口的收票員說這是他老家,收票員不相信,以為他胡說八道。
張文祺的家族網絡,幾乎涵蓋了台灣近代史的重要家族。祖父張金聲於1903年至1916年曾擔任安平區長。根據地方誌的記載,他們家是日治時期安平第一家族;張文祺說,祖父母曾在安平老家對面蓋了一間教堂,捐給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而祖父買下的海山館即位於熱蘭遮城下,1895年日軍先占澎湖,台南由黑旗軍駐守,張家看情況不妙,請熟悉的漁民將祖母阿姑等女眷以船接往澎湖避難,因為中國軍逢亂必搶。
1916年,張金聲受到英籍親戚的洋商怡記洋行(Bain & Co.)倒閉牽累,中風早逝,當時張父才12歲,治喪禮拜由乙未戰爭時協調日軍和平進入台南城的巴克禮牧師主持,張文祺至今還保留一張典禮後巴克禮牧師坐在前頭中間的大合照。張父不久隻身赴台北讀書,在台灣總督府台北醫學專門學校(今台大醫學院)學醫,畢業後先在赤十字病院服務,後來回到正在建港的高雄開業。
張文祺母親家族來自福建安溪,都是清國移民台灣的第一代,外公林耀宗曾在福州學習英文,1890年左右來台工作,1895年決定落籍台灣,擔任英商怡和洋行代表,並兼教英文,是英國洋行和台灣做茶葉貿易的第一把交椅。孫中山兩度來台阿公都和他見面並捐款幫助中國革命。馬關條約後引日人進入台北城的辜顯榮,當年就是在林耀宗茶行擔任工友,文祺阿嬤說榮仔很巧(聰明)。阿嬤活到1960年,張文祺對過往台灣史實的知識,很多是阿嬤向他口述而來的。
他外公大兄的長男參加革命黨,曾隨蔣介石到台灣,小時候常帶張文祺外出散步,沒多久卻因和蔣介石不和而遠走新加坡。他對這位「唐山親戚」印象深刻,外嬤說「唐山親戚」年輕時做的是「刣頭生理(thâi-thâu seng-lí)」。
外祖母一定沒想到,後來這個小外孫也去從事「刣頭生理」。
張文祺五歲時遇到二二八事變,印象最深的是就讀雄中的大哥負責在學校看管彈藥庫,彭孟輯的軍隊從壽山開到市區後,殺害很多市民,大哥幸而安全跑回家,父親看到兒子回來,立刻把他身上的制服帽子等全部脫下,丟到大竈裡燒掉。並告誡子女躱好,又指示大哥坐到牆角,說那裡最安全,子彈射進來也打不到。
張文祺還記得,二二八事變後不久,有個在海關服務的外省人到他父親的醫院看病,看上診間一座象牙材質女像的溫度計,說他很欣賞,並趁父親回過頭洗手時,旁若無人的把溫度計塞進自己的口袋,父親瞥見那人得意的冷笑,卻也莫可奈何。
有一次他和母親坐公車到屏東找大阿姨,一個外省人口音的人叫他站起來,隨即大剌剌的占去他的座位,車上其他乘客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一幕,大家敢怒不敢言,因為二二八及隨後的長期戒嚴,人民生命財產不保,讓台灣人很長時期處於震懾狀態。
另有一次,張文祺一位住高雄的姨丈,在那個時代就擁有一台別克(Buick)轎車,載他和母親去屏東找大阿姨,半路卻在鳳山兵營前拋錨了,漆黑中母親趕緊將身上所佩金器和玉飾全部拿下,塞進他的口袋裡,可見人們擔心阿山兵搶刼的害怕程度有多深。
張文祺的姑姑嫁給永豐餘何家,他的表哥何川(1924~1951)是家中獨子,因匪諜案被槍斃,這些都在他小小心靈中埋下革命的種子。
在金門服役時,張文祺目睹軍中的諸多問題,例如士兵被不當體罰寃死軍中,卻被當成落海或自殺;也看到老芋仔士官說:「共匪有大砲,也有原子彈。」就被判「為匪宣傳」;夢見回老家,變成「敵前逃亡」,全都被判死刑,讓他更加對於國民黨的白色恐怖統治感到厭惡,很想早點遠離故鄉。
張文祺到美國不久即積極參與台灣獨立建國運動,曾投稿台獨刊物,主張台灣人唯一的出路是推翻國民黨統治,消滅中華民國,逹成台灣獨立建國。他也主張以牙還牙,將恐怖帶給以恐怖統治我們的國民黨政權。他更在赴美不久的1967年即放棄學業,成為「全美台灣獨立聯盟(UFAI)」成立後,第一個專職工作人員。
決定全心投入革命運動以後,他身邊不留任何文字或資料,但他記憶力奇佳,包括他的家族故事,以及他在美國從事台灣獨立建國運動所認識的許多台灣同鄉,他都清楚記得,當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訪問他及王秋森、賴文雄、鄭紹良等幾位和424事件相關的人物時,他發現訪問者太年輕,特別是海外很多人名及事情經過等,對他們而言完全陌生,很難記錄清楚,他索性自己寫,結果越寫越長,又限於篇幅,要大幅刪減。中間張炎憲不幸過世,拖了幾年,才終於在2016年完成《青春.逐夢.台灣國》一書,書籍出版時,賴文雄已經不在人世。
也因為張文祺的努力,把那一代很多默默為台灣獨立建國運動付出人士的事蹟,幾乎每位都稍作介紹,難怪他深感篇幅不够,那些都是研究早期海外台灣獨立建國運動非常珍貴的史料。
張文祺自小就聽父親提起過噍吧哖事件,無數台灣人遭到屠殺,一車車的牛車載滿死屍,1915年台南臨時法院空前大審判,被告高達1957人,其中866人判處死刑(實際執行95人),是台人抗日的血的歷史。
他的父母在1929年就是自由戀愛而結婚的,證婚人是爸爸的老師,台灣人第一個帝國大學教授杜聰明。張文祺說,母親一生經濟上無大礙,丈夫也未在外拈花惹草,卻因為他出國後即因參加台獨聯盟而成為黑名單,無法陪在母親身邊、無法孝敬母親是最讓他深感遺憾的事。
也因此,圈內有人流傳長期潛入地下、最後一位黑名單的刺蔣主角黃文雄回台時所使用的證件,就是張文祺提供的。有關這事,2018年在他的瑞典家中訪問時,因為時間不够,來不及詳談,後來在電話中補充訪問時,張文祺略過不答,只說他很高興黃文雄能在回台後,還有機會陪伴父母一段時日,那是張文祺最感欣慰的事,因為他自己就為了無法見父母最後一面而徒留無限遺憾。
早年張文祺的一舉一動逃不過國民黨海外特務的監控,不但自己成為黑名單,父母因而被禁足,無法出國探視他,有一次他當醫師的二哥,特別利用出國參加國際醫學會議的機會,中途騙團員說身體不適,偷偷和弟弟約在安全地點相見。
很長一段時間,在高雄的家中更不時有警察特務等前去騷擾,最嚴重的一次是特務找了他的兩位同學(其中一位在情治單位任職)拜訪他父親的醫院,強迫張父錄下一卷錄音帶「勸降」張文祺,「錄音帶我還保存著。」張文祺說,可惜也因時間緊迫,來不及請他找出來,但他應允下次見面時會提供給我們。
在《青春.逐夢.台灣國》一書中,張文祺對於刺蔣事件前後台獨聯盟的內部問題,已作了一些含蓄的交代,他沒有講得很清楚的是,在1970年成立世界台獨聯盟之前,美國台獨聯盟主席選舉時,他和賴文雄兩位專職人員都分別有同志鼓勵他們參選主席及副主席,與已經在大學任教的蔡同榮競選,兩人都拒絕了,但或許因此引來候選人蔡同榮的緊張,蔡對於專職人員的辛勞不僅沒有起碼的尊重,甚至冷言冷語,指專職人員沒有博士學位無法取得教職,根本是本身能力不足所致。導致兩人心灰意冷,索性辭去專職工作。
主席又喜歡以專家身分談論領導才能,說要會利用人;談及暗殺,說要找有「精神異狀」的人,和行動地點避免有死刑的州下手的說法…,找精神不太正常的人去開槍,我一直認為是居心不正。
主席先生又說他來美奮鬥,其間常以曾國藩訓文勵心志,曾國藩是為固守漢人地主階級利益與清廷合作的保守反動勢力,國民黨因忌太平天國的革命性而重曾國藩,我們的領導者竟向國民黨看齊,此種領導作風我已預感遲早必生亂子…,果然不出半年,四二四發生,群情激昂,聯盟水漲船高,但迅即陷入亂局不能收拾。
四二四發生第一時間,幾乎全體台灣人敵愾同仇紛紛解囊,聯盟主方向卻是慌忙否認,聲明黃鄭行為與組織無關,而忽略向全世界闡明台灣實況,以及台灣人反抗的決心與權利。
個人遇事害怕乃係正常不能強求,但論一個運動領導中心,歷史恐以不同準則衡量,不談共赴生死也罷,至少亦具連帶感。總之,事件轟轟烈烈發生,收場經過令人遺憾。
四二四是台灣人不再只是挨打,主動出擊的一次行動,下場卻徒變成一台灣人見笑的代誌,團結一致成為幻想,同舟共濟之情闕如。
以上是摘錄自張文祺的回憶文,主席先生就是蔡同榮,事實上蔡同榮當然要為事後的紛紛擾擾負最大的責任,不應只是任期到了,拍拍屁股走人就算了。
倒是主角黃文雄在事發五十年後一次閒聊中淡然的說,其實當年聯盟內部的很多人或許不適合從事革命工作而不自知,但在反對陣營中,換個角色他們還是可以有所發揮,例如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ormos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Affairs簡稱FAPA)就是蔡同榮發起。
的確,蔡同榮的募款能力無人能及,是他的超級強項;海外黑名單回台從政的眾人當中,蔡同榮的適應能力也超強;此外,民視的創立,蔡同榮更是功不可沒,至今它的台語播報新聞氣象,對於保存面臨消滅的母語,有相當的功勞。
然而,對於四二四事件的處理不當,以及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蔡同榮永遠欠當事人、欠台灣人一個道歉。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