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成大資工博士曾志雄於文大財...

成大資工博士曾志雄於文大財金系開設區塊鏈課程,結合財金與資訊科技教學實務

Date:

有鑑於這幾年來過內外對於虛擬通貨或是稱之為加密貨幣的發展越來越成熟,各國政府也不再視虛擬貨幣為洪水猛獸,反而是開始逐步開放,逐步列出法規草案管理辦法等程序工作來協助相關產業發展。中國文化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特別聘請成大資工博士曾志雄於系上開授區塊鏈與虛擬貨幣相關之理論與實務課程擔任兼任助理教授,協助財金系的學生也能透過完整的課程訓練,及早瞭解這個橫跨資訊科技與財務金融的新技術。曾志雄指出在台灣虛擬資產的產業發展不是只有買賣炒作虛擬貨幣的交易所業務,至少還包含了以下產業需求:

  1. 央行數位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

   台灣央行已經進行了一些研究與評估,探討發行央行數位貨幣的可能性。央行數位貨幣是由中央銀行發行和管理的數位形式的法定貨幣。這項技術的推進可能涉及到支付系統的現代化,並提高支付的效率和安全性。而為了配合CBDC所需要的相關支付設備、配合店家、清算方法、使用者辨識等問題,都還有很多發展空間。

  1. 加密貨幣監管:

   台灣金融監管機構對於加密貨幣的監管逐漸成熟。加密貨幣交易平台需要依照相關法規進行登記和合規操作,這有助於確保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和避免洗錢等非法活動。金管會最近也陸續公告相關如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也會讓相關業者須要投入相關的法遵人力配置。

  1. 區塊鏈技術應用:

   台灣的一些企業和機構開始採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各種應用實驗和專案,這可能涉及到供應鏈管理、數字身份識別、智能合約等多個領域,而這相對創新的應用技術,都需要有對應的資訊、電機、資管、電子、通訊等人才投入。

  1. 法規環境:

   台灣的政府積極參與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相關法規制定。法規環境的明確性有助於企業和投資者更好地理解市場的規範,提高行業的透明度。

  1. 金融機構參與:

  一些台灣的金融機構也開始參與區塊鏈和加密貨幣領域,進行相應的專案和合作。這有助於促進金融業的創新和數位轉型。

文化大學財金系特別邀請台北數位資產商業同業協會理事長鄭旭高,來系上為學生講授國內外相關數位資產法遵案例。圖/文化大學財金系

針對上述技術、市場與法規的發展,中國文化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特別邀請台北數位資產商業同業協會理事長鄭旭高,來系上為財金系學生講授國內外相關數位資產法遵案例,鄭理事長是美國與中華民國會計師,同時也是國際公認反洗錢師,具備相關實際案例操作經驗。本次的講座分享不僅從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的條文解釋說明,並搭配實際案例說明相關法遵的重要性。而因為台灣已經通過的相關規定,同時也意味著在台灣從事相關虛擬通貨的買賣、移轉、保管以及推廣等業務,都需要遵守相關的辦法,並須在公司內配置具相當的專業訓練人員以及相關證照人士。在去年金管會所通過的二十五家聲明業者外,今年更是一次有了將近百家業者陸續申請,而同時間也就需要有這麼多相關的反洗錢或是相關證照的從業人員,鼓勵同學可以在學生時期就好好準備相關專業知識以及證照準備搭上此波成長熱潮。

台灣人工智慧暨區塊鏈應用學會 網站:https://www.ais.org.tw/index.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