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尤其是男人與女人之間,有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現象,我們說這是恐怖情人(或友人;)在生物界也有類似的恐怖情人樹,表面上看是終日糾纒,須臾不離,但卻有一方是惡意死纒活纒,直至對方「春蠶至死絲方盡,」氣絕身亡後,更堂而皇之的「鳩佔鵲巢」取而代之。
這就是有名的生物絞殺現象。
日前遊雲南西雙版納,在一個熱帶雨林區看到了這樣的恐怖情人樹或殺手樹。
在樹蔭濃密的熱帶雨林中,陽光滲透力不到2%,所以照理說這類殺手樹(絞殺榕),是不易生存的。但是,絞殺榕有它們獨門求生的方法,且手段惡毒。
由於雨林內沒有陽充,絞殺榕的種子很難發芽,但它們會把含種子的果實生在較强壯且有陽光的枝椏上,吸引小動物如猴子及各種鳥類吃食;隨著猴子及鳥類的移動, 絞殺榕的種子也借小動物的糞便傳播各處,其中有些會停留在高大喬木的枝幹上面,只要 一點陽光,一點水,這些種子便會發芽。
種子一旦發芽,便會長出細細的,由上而下的氣根,吸收空氣中的養份和水份,直到鑽入土壤中,長成多根强壯的支柱;而盤貼在寄主 (通常是喬木)樹幹的根系,會長出許側根,從地下,地面,甚至樹冠上展開永無休止的全面進攻,盤纒圍繞;而寄主樹幹不得外伸,樹葉得不到陽光空氣,只能邁向衰敗、死亡。 整個過程大約要數十年甚至百年;而寄主死後,絞殺核榕把寄主的腐尸當作養份,繼續成長茁壯。
植物學家說,目前全世界大概1,000種榕樹,其中750種是絞殺榕,凡是被它們擁抱的樹木,無一倖免。台語有句俗諺「乞丐趕廟公」,而絞殺榕不是趕廟公,而是殺廟公,真是夠恐怖的。
不過植物學家也說,由於被絞殺的樹木, 大都是老病喬木,所以對林相的更新及生態平衡還是有助益的。
看來生物界的物競天擇現象與善惡無關,只有適者生存而已。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