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台灣民俗向主流板塊挺進的藝術家──...

向主流板塊挺進的藝術家──陳文石的繪畫心路歷程(下)

Date:

文/Tomi楊平猷 專訪

(11)
自由思想開啟之後,台胞對血緣文化根源的思維也在釐清中,有「唐山公無唐山嬤」的耳語在親朋間開始流傳。這時的陳文石也體認了台灣藝術的重新開展,要從「認識根源」開始,建立本土文化,建立本土藝術。

他發現先祖唐山公來台,是移植了唐山資源與和文化,而在與先住民的通婚歷史中,及過去荷蘭葡萄牙、西班牙與英國的留滯期間,在血緣及文藝建築上也早有融合,加上日本人的統治方便,台灣本土其實已有相當的島國特殊文化風貌,從廟會、年畫、慶典民俗用品、布花、包裝紙,原來被說成俗裏俗氣的,其實所表現出來的是,豐富、憨厚、多情、明朗綺麗的美感。在過去歐洲大師的畫面上,曾有相似的手法成為風格,因此,他把童年記憶中的故事,重新肯定,成為他此時畫作的滋養,故鄉民俗軌跡,提供他充分的創作源泉。這是他所謂的「深根傳統文化期」。

相信這種血緣文化歸屬感提供的溫馨,帶給他生命相當的滿足,而且都表現在繪畫中。

陳文石「深根傳統文化期」畫作。圖/陳文石
陳文石「深根傳統文化期」畫作。圖/陳文石

(12)
1990年,為了吸取更多故鄉的滋潤,實質沐浴其中,他又毅然結束美國的業務,鮭魚返鄉。回台後,除了繼續對故鄉政治藝術文化提供更多的關懷與貢獻,也投資金融,並在新竹科學園區設立公司,想培育人才,為理想盡心力。

陳文石在1990年代返台之後的畫作-鄉間水牛。圖/陳文石
陳文石在1990年代返台之後的畫作-鄉間水牛。圖/陳文石

未料,此時的故鄉,外匯存底攀高,民權抬頭,台灣政治經濟社會逐步轉型,民主與進步畸形的認知與定義,社會倫理黨政倫理也轉型,人人想做主,人人想出頭,演變成林立的山頭。各級政爭不斷,新的社會秩序尚未建立,亂象叢生,到處叫囂,商場揮霍。一切看似雜亂又像有序,加上新的都市興起建設,氣象萬千,顯現新生的爆發力與堅強,而卻處處不得調和,再也找不到他童年印象中淳樸的風韻。原本濃密溫馨的歸屬感一時落空,這時他以跳動式的手法作畫,畫些風景及事物,或諷刺話題企圖表達內心的感受。

陳文石在1990年代返台之後的畫作。圖/陳文石
陳文石在1990年代返台之後的畫作。圖/陳文石

但失落與不適應造成的內心爭紮,令他無法作畫,身不得已,又一次提起行囊,雲遊而去。

陳文石在1990年代返台之後的畫作。圖/陳文石
陳文石在1990年代返台之後的畫作。圖/陳文石

(13)
說是雲遊而去,但是和台灣這樣的母子臍帶關係,割之不斷,愛台之情抹之不去,失望之餘又有一美感的發現。

原來台灣四面環海,先民冒險來台後,不論通商鹽漁,和海構成不解的因緣。但一九四九年以來的海禁,使人們對四週最親近的海洋非常陌生,直到民主的崛起及科技生活的趨勢,國民對台灣地緣週邊,有了進一步的試探,環境學抬頭,海洋學識才有了深一層了解。

陳文石「美魚系列」。圖/陳文石
陳文石「美魚系列」。圖/陳文石

台灣位處亞熱帶,是菲律賓板塊與雲貴板塊擠壓上升,所造成的零碎地形島嶼。高山深海 多變的畸形地貌及生態景觀,加上親潮、黑潮海水冷熱交錯,造成珊瑚環繞,魚群滋生,是世界三大魚種最多地區。

陳文石「美魚系列」。圖/陳文石
陳文石「美魚系列」。圖/陳文石

這瑰麗美妙神秘的水世界,是台灣人引以為傲的資源,是陳文石再度升起憧憬感動,對故鄉引發希望的地方,於是在台美之間遊走的他,畫魚,畫出瑰麗,畫出希望,畫出「美魚系列」。

陳文石「美魚系列」。圖/陳文石
陳文石「美魚系列」。圖/陳文石

(14)
洛杉磯十號公路往東,入亞歷桑那州第二個城市Quartz「石英市」。
每年二月有一個世界規模最大的寶石礦展,展出各種原礦寶石及其半加工品。那年陳文石參觀時,發現這些原石深藏於地下,開採後的粗糙頑石,經切割研磨後,變成夢幻瑰麗燦爛的寶石,讓他省悟到一個人必須經過磨練才能成器的自古流傳的人生哲理。

這樣的啟示,引導他進入一個不曾體會過的嶄新視野和冥想世界,讓他從中得到平靜,得以深思,並灑脫自在的創作。

陳文石的「太初之探討系列」。圖/陳文石
陳文石的「太初之探討系列」。圖/陳文石

又由於原石研磨後顯現的炫麗色澤與奇異的圖結構,啟發他進入一層過去未曾開發的心靈層次,無意識的抽象世界,讓他採取以點、線、面的基本造型元素與鮮麗的色彩組合,來表現與轉化純粹的空間意境。這樣的表現方式,表達了生命最初的原始生命型態,更把欣賞者更引入神秘而自由的想像空間,這段二零零零年初期的這類畫作,為陳文石的「太初之探討系列」。如(圖十六)、(圖十七)。

陳文石的「太初之探討系列」。圖/陳文石
陳文石的「太初之探討系列」。圖/陳文石

(15)
一直以來,國際股市不良炒作,二零零八年金融泡沫爆破,一夕間,全世界財富蒸發資產萎縮,美國為了平衡美中貿易逆差,為了對抗人民幣不良匯率及國家財務赤字,大量印製美鈔與中國的如法泡製抗衡。因果循環,美鈔氾濫,幣值下貶,人民財產稀釋,產業營運失靈,失業率上升,民心浮動,這些成為陳文石內心關注的對象。藝術離不開社會,藝術離不開生活,他的畫作思想與主題,又一次轉向,投注在世界人民腰帶的重心。這時技法一變,改用綜合媒材,變成有如實體浮雕式的立體繪畫,「金融炒作」、「錢幣」,為此時「金融危機系列」的代表,在台灣人「鄉情畫展」中展出,這樣的世間關懷方式,令人感懷於心。

陳文石實體浮雕式的立體繪畫「金融炒作」。圖/陳文石
陳文石實體浮雕式的立體繪畫「金融炒作」。圖/陳文石

(16)
綜觀陳文石一生,圍繞著稚童時期立下的志願前進,而且以他的聰明善巧一直圍繞著主流社會的板塊挺進。以社會的利益前進。

但他常常引以為憾的是,在藝術的創作中,他沒能創造出一種沒有人表現過更特殊的繪畫方式。

不是嗎?我們都近七十了,我們都沒有做到,沒在美術史上創造出刮目的看點,因為那只是少數人的運好得到上帝的眷顧。但我們都在藝術的領域做過努力,付出了良心,也在畫面上表達的美感中,令自己及親朋好友得到喜悅的回報。雖然在世間的流程中微不足道,但這就是藝術的價值,藝術的貢獻。

陳文石實體浮雕式的立體繪畫「錢幣」。圖/陳文石
陳文石實體浮雕式的立體繪畫「錢幣」。圖/陳文石

依佛教的觀點,「良善的心」就是「美心」,美心不只是能整理出美好的畫面秩序,人們為社會付出不求回報所做出種種的努力,而且在這種努力中所遭遇到的「挫折不起怨言」,只是努力設法解決直到完成,是需要智慧,這樣的動作就是「藝術」,最後的結果就是「藝術品」。

檢視陳文石的文化活動,除了自己的多次畫展成功之外,比如捐贈油畫給宜蘭文化中心,策劃北美畫家聯展,推動北美文藝協會,推薦李石樵得人文獎,出資成立李石樵美術館,推動全僑和平民主聯盟活動,還有大洛杉磯台灣文化節大型活動。三數十年間忙進忙出,就是服務,服務就是社會的主流板塊,這些結局的完美,就是「世間完美的藝術」。

陳文石雖未蓋棺,而「海華金質獎」就是論定,是台灣人藝術家或社會運動家之中最高的榮耀,卻不是多數藝術家所能做到,我由衷的鼓掌。

他說人生七十才開始,我們祈禱上蒼,再給他十年,他願意繼續為社會,為藝術努力,相信上帝會默準,給他機會,

阿們!(全文完)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編輯中心
編輯中心http://vigormedia.tw/
銳傳媒 編輯中心 http://vigormedia.tw/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