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1月份製造業活動連續第二個月收縮,顯示中國當局需要採取更多刺激措施來支撐經濟成長,恢復外界對政府強力支持工業的信心。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儘管(當局)過去幾個月宣布了一系列刺激措施,但我們認為現在判斷經濟觸底還為時過早”,“我們預計經濟將在2023年底和2024年春天再次下滑」。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四公佈的數據顯示,11月份官方的採購經理指數(PMI)從10月份的49.5降至49.4,低於經濟學家預測的49.7。50為經濟榮枯的臨界值 ,大於50表示擴張,小於50預示收縮。
恆生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Dan Wang)表示,「國內市場無法彌補在歐洲和美國的損失。數據顯示工廠產量減少,僱用人員減少。」她說,數據還可能顯示人們對政府政策失去信心。
她警告說,由於其他經濟問題占主導地位,工廠活動不太可能很快就會改善。「現在的首要任務顯然是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和地方銀行帶來的風險。」
新訂單分類指數連續第二個月萎縮,而新出口訂單分類指數則連續第九個月延續跌勢。
此外,規模龐大的服務業12個月來首次出現收縮。11月份包括服務業和建築業在內的非製造業PMI從上個月的50.6降至50.2。
受房地產市場危機持續惡化、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全球經濟成長放緩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影響,中國經濟今年一直在努力實現疫情後的強勁復甦。
如果政府希望明年維持「5%左右」的GDP經濟成長目標,政府將需要實施進一步的刺激措施。
但由於擔心與西方利差擴大,可能導致人民幣貶值並刺激資本外流,中國人民銀行在實施進一步的貨幣刺激措施方面受到限制。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