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台灣民俗【郭老詩畫交響】英雄狂想曲...

【郭老詩畫交響】英雄狂想曲系列之八   

Date:

畫作說明: 布上油畫 100P=162×112 cm. 郭少宗2017年4月

[ 狂人悲歌 ]

 

金色液體灑落喉管

滾燙的落日遂掙扎在腦袋與胸膛

火都熄滅了,慾望方才上升

典當廉價青春以交換一生理想

40 %的理智,出奇冷靜威士忌

50 c.c. 的貪歡,革命獨立蘇格蘭

今夕大漠孤煙直,不醉不歸

明朝黃河落日圓,Prime Blue   (註一)

 

a 弦焦躁不安,音符深陷於憂愁的泥淖

d 弦昂揚激烈,情緒是深埋的地雷

G 弦假音吊嗓,是夜夜叫春的黑貓

C 弦低沉渾厚,正在醞釀懷才不遇的離騷

Adam Hurst 手中慧黠的大提琴開始悲鳴

串起了畫家晶瑩的哀傷

卻截斷詩人乾涸的靈感

序曲伊始,就斷氣在作曲家的孤獨癌症中

休止符急救無效   (註二)

 

多少惆悵才能羅織忐忑的心?坎坷的路?

多少瘋狂才能搾乾貧瘠的才?廉價的詩?

驚世傑作往往在盍然謝世之後

撓斷千丈白髮,換不來幾分愁

[酒味多於淚] 東坡居士的淚更讓人醉

[醞造一場煩惱送人來] 詩人的 EQ 太脆弱

在理智鋼索上奔跑走跳的

無疑是捧著自己靈牌的天才 (註三)

 

阮籍的「酒狂」顛簸幾下,便砸碎了酒罈

莫內的白內障,成為打翻調色盤的藉口

貝多芬遭遇失聰,改用直豎的怒髮指揮樂團

青藤道人的腦門,還遺留三寸釘至今不銹

Flupine 0.25 mg 睡前一粒

以焦慮對抗焦慮

以緊張解除緊張

流浪狗狂吠,把自己陰影當作日頭

心靈雞湯好燙,導致狂人心靈饑荒

藝術有罪,罪在易逝的歇斯底里

破天荒的荒謬理論,爭吵到地老天荒

沉默不語的幽默,提前罹患愛茲海默

莫非,這是福至心靈的一首悲歌  (註四)

 

  註一 : 英國進口的威士忌酒

  註二 : a. d. G. C.是大提琴四弦定音的絕對音名

  註三 : [ ]內引用蘇軾詞「虞美人」中二句

  註四 : Flupine 幫助睡眠,解除緊張的藥劑

 

[ 詩畫賞析 ]

作為「狂想曲」的終章,此詩最具狂想的本質,最有奔放的特權。

此詩分成四段:威士忌酒精細啜,大提琴嘶啞聆聽,蘇東坡詩詞慢吟,藝術家失意面對 — 當一位身陷躁鬱症患者,深夜徘徊不寐,百回愁腸時,最能體會那種情境。

淺酌烈酒,能讓思緒飛揚,卻揮不走心理糾葛,青春老去,理想無期,正是喝酒的理由,然而一骨子的叛逆因子,欲狂醉高歌,也被理智克服,稍安勿躁。

大提琴四絃刻畫著不同況味的人生,更用奇特的意識流聯想演奏「狂想曲」的精髓,也交代了詩人日夜沉浸沉悶樂曲的低谷心態。

經由蘇東坡的起伏生涯,體悟到詩詞才是行走高空鋼索必備的平衡桿,可讓心理平步青雲,亦可防情緒墜落深淵。

終章詩人將四位靈魂偶像,列舉其不幸遭遇卻以出格行徑,改寫生命的坎坷軌跡,讓作品光燦至今,作為「瘋狂藝術家」的千古典範。

而此幅抽象畫運用紅黃藍綠等色相語彙,象徵各種情緒作用,如酒精之熱烈,音樂之迴轉,詩詞之淒切,而中性復強勢的黑與白,為畫面勾勒出狂人的激情容顏,也鋪陳出悲歌的低調旋律。

其實,讀者欣賞類此個人情緒化的作品,無需透過多的藝術理論去分析理解;反而只需陪伴作者共飲一杯,共聆一曲,共吟ㄧ詞,也就是打開心胸,釋放情緒,進入藝術家的同樣心境,就能「與爾同消萬古愁」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郭少宗
郭少宗
1975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受教於廖繼春、楊三郎、洪瑞麟、李仲生等名師並深受影響。他愛山愛水,創作用色大膽筆觸奔放,將台灣山川之美,以其火山噴發般的獨特風格,形塑得大氣滂薄。 郭少宗曾執教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公共藝術系六年,並於2014 應邀北京大學百年講堂專題演講。 對藝術創作的熱情,自年少以來數十年如一日,曾舉辦46次個展並參與超過60次畫會聯展,足跡遍及臺灣、日本、韓國、中國、港澳、美國、奧地利、德國、法國、薩爾瓦多等地。他的創作是在傳統之外不斷嘗試多樣性突破,而建立自己的風格。譬如追隨廖繼春的腳步,色彩繽紛豐美;崇拜梵谷及莫內,亦醉心於印象派,但落筆則偏重野獸派及表現主義,這正是他熱情澎湃、狂狷不羈的真性情。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