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草原上,兩隻公羚羊正為爭奪與母羚羊的交配權而大打出手,全然無視一旁獅群的虎視眈眈。結局可想而知,不管哪隻公羚羊取勝,都已兩敗俱傷,被獅群不費吹灰之力輕鬆拿下。
僅1/4菁英擘畫推動台灣永續發展政策
台灣選舉一向激情,選前對立,撕裂融合;選後扯腿,阻礙發展。設想台灣菁英支持藍綠的立場各半,選舉結束,輸方菁英不甘敗陣,杯葛抵制;贏方菁英不願示弱,反擊辯護。最後,不管誰贏誰輸,台灣社會終將淪於祇剩1/4的菁英為擘畫推動台灣永續發展政策而努力。這是台灣跛行民主選舉的宿命,不論藍或綠主政,都已陷入這種惡性循環。
青貧族群面臨「失業低薪、買不起房、不婚不生」的難題
近年來,日本主導的CPTPP11國與中國推動的RCEP15國等二大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簽署實施,台灣卻未能加入,亦無法與主要貿易夥伴國簽署雙邊自貿協定(FTA)。為避免不公平關稅障礙,台商只能持續出走並依附在以中國及東協為生產及出口的基地。影響所及,不僅外派大陸及東協之百萬台幹及家人等中產階級讓台灣內需更形萎縮,連帶地,因台灣出口無法享有關稅優惠,外資也缺乏來台投資的誘因。毋怪乎這二、三十年來,台灣的經濟發展陷入停滯。政府現階段最重要的課題是如何解決日愈嚴重的青貧族群面臨「失業低薪、買不起房、不婚不生」等攸關永續發展的難題。
逆全球化浪潮泛起 數位轉型成為企業經營的顯學
全球化發展下,台商企業的核心經營思維是保住代工 「cost down」 的優勢、加強設計「value up」的加值與追求品牌「value added」的利潤。
台灣過去的經濟奇蹟是建構在台灣人勤儉的習性,拼的是如何降低成本 (cost down),生產「物美價廉」產品的代客加工 (OEM)模式。受委託的台灣製造商需具備充裕廉價的勞動力,提供迎合企業客戶需求之產品製造、組裝的委託代工服務能力。
隨著台灣產業結構丕變與外移,降低成本已難以應付激烈競爭,因而轉型為提高價格 (value up)的代客設計 (ODM) 模式。此模式下的台灣製造商需具備產品設計開發及生產組裝能力,並能與委託設計者共同議定規格,投入於新亮點的創意設計與改良。
最後,透過台灣文化元素融合於創新設計之中,以品牌提升產品附加價值(value added) 的自創品牌 (OBM) 模式。在OBM時代,台灣製造商亦需具備強大的行銷與通路來推銷推廣產品,發展出台灣企業獨有的品牌形象,提升市場占有率,並獲取最大的商業利益。
2020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加速逆全球化浪潮泛起,數位轉型已成為現階段企業經營的顯學。企業應在傳統實體通路外,再引入虛擬數位行銷,構建「高科技創新」+「高感度美學」=「高體驗行銷」的虛實兼容競爭模式。
建構將貿易大國納入台海利益關係人的經貿戰略
全球化興起後,以「經濟實力」與「科技力量」為國力衡量基礎的地緣經濟戰略,已取代了傳統地緣政治理論。
台灣屬島型經濟,外貿主導發展的本質不會改變。短期內,台灣雖不可能加入日本擔任領頭羊的CPTPP與中國大陸主導推動的RCEP,但政府仍應秉持「利他主義」信念 (從對方的角度出發,先為對方創造最大價值,最後才順勢而為,爭取私利),從貿易夥伴國需求面出發,持續為融入區域經濟整合而努力。具體言之,台灣應思考如何拓展東協諸國與我產業現有合作領域之深度,協助東協諸國對我國優勢產業可能之需求,讓對方了解台灣是可信任的經貿夥伴。
除外,政府亦應深化與美、日、新加坡等貿易大國的經貿合作,讓世界主要遊戲制訂者成為台海地區的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建構台灣對世界開放以換取國家安全的戰略目標。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