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黃淑麗(資深媒體人、自由撰述)
世人的眼中,非洲總是被定格在貧窮、戰禍、疾病的世界。透過由來自非洲阿彌陀佛關懷中心AC C院童在「2023行願非洲 感恩之旅」一齣音樂劇演出帶來的啓示,讓我們看到「教育」的力量,非洲的未來不容小覤。
由台灣的慧禮法師自2002年在非洲創立的「阿彌陀佛關懷中心」(Amitofo Care Center, 簡稱A C C),近20年來總共在非洲六個國家七個院區收養了近2000名孤兒。在保育、養育、教育、三育的教養下。這些小院童除了接受當地學校的學制教育之外,也利用課餘時間學中文,並輔以習佛法,認識中華文化。
為答謝來自各界善心人士的助養之恩,院童按照位於不同國家的院區,輪流每年來台巡迴演出「行願非洲 感恩之旅」。
今年是A C C是第18屆演出,也是COVID 19疫情後首度出國來台在各大城市巡迴演出。擔綱表演的是由成立僅七年的納米比亞A C C院童。
所謂「士別三日,刮目相見」。正足以形容A CC的院童有突破性地成長了。有別以過去武術、歌舞才藝、佛經唱唄,傳統治學精典《弟子規》之唱頌演繹。今年全然以現代歌舞劇「少年Azibo之非常旅程」,詮釋的是非洲少年的「地球之愛 」。
劇中的主角,來自非洲的A C C院童AZIBO為尋找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大膽地走出自己所屬的非洲黑色大陸,前往美國德州體驗西部牛仔的豪放不覊作風,南美洲巴西的足球人生,歐洲貴族浪漫時尚生活,最後在古埃及遇到安娜法老的啟示,要他透過自性覺知,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最後AZIBO來到澳洲,他看到古老的珊瑚島礁受到破壞,可愛的無尾熊、企鵝等動物都因地球暖化而逐漸凋零。在洞察真相之後,他決啓動改造的力量,讓世人極力實踐節能減碳,保育生態,綠化環保,以愛護地球行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小小的非洲A C C院童,何以具備如此開濶的世界觀,並以正能量看待世界?
這群下了表演舞台的「小明星」,活潑開朗,靈動可愛,毫不忸怩作態。不禁讓人想起上一會兒。他們在台上以閩南語唱出「伊是咱的寶貝」,那惹人憐愛的逗趣模樣。
生活在僻遠的非洲,資訊受限,小小年紀的他們何以能英語、中文、閩南語,加上他們自己傳統母語,不同的語言穿插夾雜,配合劇情滴轉流?。他們真的了解劇中真義嗎?
劇終幕後,我忍不住想考考他們?
問起他們演出如此強大的主題,是如何發想出的靈感?
孩子們爭著發言,七嘴八舌,中文語?也許不是那麼多,表達也未必清楚。

誠如一直與他們相伴生話在一起的納米比亞院區陳敏如院長說的:「環境薰陶使然吧。」
A C C的院區採取的是家與學校合一的制度。院童平時在院區內被授予的佛陀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是他們最主要的思想行識之養成,而大家長和尚爸爸(慧禮法師)慈悲為懷,大愛無私的身教言教,也影響了孩童「衆生平等、尊重生命」的宇宙觀。
所以他們在神遊了外在花花世界後,還是認定我們都是地球的子民,應該為守護地球而共同努力。

由非洲A C C孩子自導自演的這齣關乎「地球之愛」的音樂歌舞劇,除了嬴得台下觀眾激賞的掌聲之外,更帶給人無限的省思。
有朝一日,孩子們長大了,將他們的「地球之愛」貢獻在自己所來自的國家社會,其產生的影響力,無可限量!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