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專欄】國統綱領與台獨黨綱...

【專欄】國統綱領與台獨黨綱

Date:

由於江南案件造成蔣家接班失敗,原來由蔣經國安排扮演接班跳板的李登輝由「看守接班人」轉變為「法定接班人」,這是中國法統勢力(目前自稱為戰鬥藍)所不能接受的,他們認定中國法統勢力才能掌控政權,因而反李登輝,初掌政權的李登輝在黨、政、軍、特的勢力相當薄弱,佔這個位子,不要說權力,連性命都面臨危機。

李前總統要活得安全,最直接的一條路線就是放棄權力,當個真正的虛位元首,角色就像《中華民國憲法》所規範的副總統,位尊、但無權無責任,只是李前總統卻依權責推展改革路線,將台灣由獨裁體制走向民主,只是在民主體制下,由人民依循民主體制產生政府,政權就會本土化,這是戰鬥藍所不能接受的。李登輝不得不提出統一的主張。

李前總統不只組了「國統會」,還訂定《國統綱領》,其四大原則的第一項就是「大陸與臺灣均是中國的領土」,表示促成國家的統一,應是中國人共同的責任。而其進程有三:一,近程(互惠交流階段); 二,中程(互信合作階段); 三,遠程(協商統一階段)。然而詳讀其內容,可了解它是永遠達不到的目標,例如遠程的階段就是「成立兩岸統一協商機構,依據兩岸人民意願,秉持政治民主、經濟自由、社會公平及軍隊國家化的原則,共商統一大業,研訂憲政體制,以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中國」。它不能達標,因為中共不會配合。

由於戰鬥藍不能接受政權本土化,而要將政權本土化的李登輝不得不認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訂定一個合情合理但中共不可能配合的統一進程,如此造成一邊一國的責任就不在李登輝,事實上《國統綱領》是兩岸不統一的綱領,它唯一的功能只用來應付戰鬥藍。

因為中國國民黨在台灣推展殖民統治,台灣才出現台獨運動,其目標是驅逐外來的中華民國,政治民主化之後,台獨的目標轉型為正名制憲。台獨運動很自然的反中國國民黨,而民進黨也是反中國國民黨,但動機與台獨運動人士完全不同,後者是基於政治信仰,驅逐外來政權以建立本土政權,民進黨只是與中國國民黨爭中華民國的政權而已。然而民進黨為了吸收台獨運動人士的票源,在黨綱當中增加了一條《台獨黨綱》。

民主進步黨於一九九一年十月十三日第五屆第一次全國黨代表大會通過修訂黨綱中的一個條文,「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主張由公投獨立建國,制定新憲,使法政體系符合台灣社會現實,並依據國際法之原則重返國際社會」。《台獨黨綱》只是擺給獨派人士看,目標是要吸收獨派人士的票源。

政治民主化之後,台獨運動的目標已由驅逐外來的中華民國轉型為正名制憲。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有能力正名制憲但不願意推展,因為該黨不是追求政治信仰,而是追求中華民國的政權,依他們的評估,推動正名制憲對選票是負面的,所以不可能推動。至於台獨運動人士能收編的就收編,不能收編的,留下《台獨黨綱》好讓他們「望梅止渴」,原來《台獨黨綱》只扮演曹操口中的那一棵「梅」。

這是耐人尋味的事,台灣出現的《國統綱領》,它真正的功能是使兩岸不統一合理化。民進黨也訂定《台獨黨綱》,其功能就是「望梅止渴」,不推動台獨也可應付獨派人士,妙哉!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陳茂雄
陳茂雄
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曾任:考試委員、中山大學教授兼總務長、台電公司核能工程師。學歷: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博士。學術著作、國際期刊四十多篇。著有:黑卒食過河、俯仰斯土、一個中國 兩個台灣...等10餘本著作。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