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淑麗(資深媒體人、自由撰述)
自古以來,文人首重淡泊明志。由此,清苦、貧寒幾成了文人的宿命,曾經身處殖民社會的台灣文人尤甚。有些文人甚至終其一生,貧無立錐之地,耗其畢生心血的著書立說,往往流落四方,終至絕響。
佇立于台南民生綠園區的「國立台灣文學館」,其前身是日治時期的州廳舍。經地方人士爭取重建為古蹟利用。並在建築師陳柏森的主持之下,以「尊重古蹟、
延伸歷史記憶空間、穿越歷史、新舊空間對話」理念,在2003年完成了這座全台唯一的「保存台灣先哲文人作品」的館藏博物館。
曾任文建會主委,目前擔任「台灣藝術時尚協會」理事長的陳郁秀,透過「品台灣藝術文化之旅」,帶領協會成員出遊參訪,由於這些館所當年大多為時任「文建會」主委的陳郁秀,參與規劃指導,在意義上除了檢視文化建設成果之外,對協會成員也是一種深度走讀學習。
「國立臺灣文學館」的籌建緣由,是有鑒於「臺灣文學的發展,從早期原住民、荷蘭、明鄭、清領、日治、戰後,世代更迭,族群交融,累積大量文學作品,孕育出豐厚多元的內涵。惟因歷史與政治之傾軋, 諸多文學書冊與相關史料隨世流失,散迭各處,無法傳之後世。
為能有系統蒐集、保存、研究這些珍貴的文學資產,故由文化界人士極力奔走呼籲,希望成立專責機構擔負此任。做為研究、推廣、保存史料之功能,並帶動民眾親近文學。
館內分別以「舊建築新生命」及「台灣文學的發展」為兩大主題展。介紹台灣文學中的兩大主要意象「牛」及「鐵枝路」。
其中「牛」充滿無怨無悔、深耕土地的意象,是立足本土 的精神表現;「鐵枝路」具有拓展空間、無遠弗屆的用意。
從古典到現代,從口傳到文字,台灣文學一直具備了「牛」的本土性,以及「鐵枝路」的現代性。
本檔期常設展,適逢展出「台灣文學禁書展」,看到標示題目「文壇封鎖中」,不免令人怵目驚心。
在日治時期到解嚴前後,台灣文學作家曾歷經數十年思想與言論管制。在威權統治下,各種異議之聲被消音,民眾的思想自由也受到禁錮。
相較今日之言論自由尺度,我們不免更加體認自由民主之可貴。
由現場交錯的人文影像以及刊物書影,我們深深感受到前代文人作家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深刻情感。此刻我們回顧台灣文學歷程,也觸動我們重新連結台灣文化血脈的過去與未來。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