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其芳/台中報導
現今緊湊的生活步調,讓各個年齡層都背負著不同的壓力。當壓力成為日常,如何妥善管理與釋放壓力,已是現代人必修的一門功課。
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身體常會出現胸悶、心悸、腸胃不適,甚至夜晚難以入眠。若持續睡眠品質不佳、入睡困難、淺眠或早醒,可能引發自律神經失調,甚至提高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等慢性病的風險。
安眠藥治標不治本,深層睡眠幫助身體修復
馥芊中醫診所院長李嘉菱醫師表示:「失眠與自律神經失調其實是惡性循環。許多人為了要快速入睡而服用安眠藥,卻可能只有進入淺睡期,隔天醒來感覺頭昏腦脹。人體在熟睡階段,腦脊髓液會幫助代謝廢物,若無法進入深層睡眠,身體便無法修復,長久下來容易演變成疾病。透過中藥調理,有助於恢復精、氣、神,改善體質與睡眠品質。」

長期失眠增失智風險,應尋求專業中醫協助
她進一步說明,壓力是導致失眠的主因之一,而壓力反應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警報期」,經過適度休息即可恢復;第二階段是「抵抗期」,休息雖可短暫獲得緩解但不久又感到疲倦,甚至很累躺下也睡不著,此時需要及時補氣養血。第三階段則是「疲憊期」,持續情緒低落、焦慮、疲憊、記憶力下降,通常已是腎精虧損,必須使用中藥長期調理。
李嘉菱強調,長期壓力會導致氣血不足、腎精虧損,若拖得太久,治療時間也會更長。她提醒,失眠不一定僅靠「安神」就能解決。例如有些人在入睡前會出現心悸,是因心氣不足、氣血無法上達腦部,需要搭配強心的藥物調理。若進入壓力耗竭階段,甚至會增加失智的風險,建議應盡早尋求專業中醫協助。
過多辛香料易上火,失眠者飲食應謹慎忌口
她也指出,許多人忽略「飲食」對睡眠的影響。日常若攝取過多辛香料,如薑、蒜、麻油、胡椒、辣椒等,或習慣重油爆香,都容易使體內火氣過盛,進而干擾睡眠。
「曾有一位患者求診,他到晚上精神總是過於亢奮,非得運動才能入睡。經過把脈發現他的體內火氣很大,進一步詢問才知道平時習慣吃大量辛香料。經過飲食調整,這位患者不再失眠,晚上也能自然入睡了。」
此外,自律神經失調若未及時改善,還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失衡,誘發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疾病。李嘉菱舉例,一名三十多歲的患者確診紅斑性狼瘡,經中藥治療後康復。她分析,該患者因家人平時為了幫他「補身體」因此吃進許多燥熱食物,加上長期承受工作壓力,最後導致免疫系統崩潰,引爆紅斑性狼瘡。

立冬後應把握時機養腎,建議依照體質進補
立冬之後天氣開始變冷,許多人習慣吃「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等熱性食物進補。李嘉菱提醒,這些都不適合有火氣大導致睡眠障礙的民眾!冬天最好的食補就是三餐正常、飲食均衡,因為人體在營養均衡的狀態下,毛孔不會因為肌肉太過鬆弛而張開,比起營養不良的人更能達到抵禦風寒的效果。
李嘉菱強調,辛香料不是不能吃,重點是要適量,有些人因嗜吃過量而讓失眠加劇而不自知。什麼樣的人適合熱補呢?真正陽虛怕冷的體質,不是看手腳冰冷,而是看穿的衣服有沒有比一般人多,這樣的體質吃了熱補祛除寒氣可以改善睡眠品質,反之如果因此口乾舌燥、煩躁、頭脹、失眠,就要警惕熱補並不適合你。
事實上壓力大、熬夜、失眠都會傷陰,而木耳類、皇宮菜、秋葵、海帶類等植物性膠質食物都能養陰,對身體的好處多多,可惜現在的人吃得少。避免熱補上火還有一個好方法,就是加入這些養陰的食材一起食用,當身體有了水的載體,更能避免火的炎熱副作用。
(主圖/授權自 freepik 圖庫)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日於土耳其舉辦一對一貿易洽談會,吸引眾多海外買家共襄盛舉。.jpg)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