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朝向曖昧啟航 ]
酒精在醞釀之前發酵 大悲無淚
旋律在撥弦之前崩潰 大音希聲
形象在塑造之前裂解 大象無形
詩意在推敲之前蒸發 大方無隅
廢墟在崛起之間騷動 大破大立
幽靈在危機之間領悟 大失所望
荒漠在掙扎之間啜泣 大勢所趨
槁木在發芽之間偷渡 大逆不道
雲朵在啟航之後墜落 大悟不惑
浪潮在海嘯之後逃逸 大智若愚
陽光在灼熱之後冷卻 大器不及
星斗在燦爛之後熄滅 大巧若拙
遺失斗篷的死神喃喃自語
解構主義者在解剖刀下呻吟
曖昧的信仰早已支離破碎
垂死之際猶在高喊..自由主義萬歲!
[ 詩畫賞析 ]
此詩又是本系列的一個高潮,一回激烈的腦內風暴。
十六行詩分成四組,前三組以整齊格式,固定結構,用力且刻意「雕琢」出一幕幕狂思妄念的靈魂「心電圖」,這是詩人審視世態,禪坐內參,經歷一番嘔心瀝血過程後的報告書。
先是詩人沉浸於品酒、聆樂、讀詩、作畫的生活日常,安身立命;接著陷入孤獨、困頓、絕望、煎熬的精神動盪,魂不守舍;最後提升在山林、江海、天地、宇宙的自我游離,出神入化。其實,這就是詩人尋覓詩意,構築詩句的艱辛過程:假使不是經過熬夜爆肝,或是搜盡枯腸,那能覓得三兩句啊!
終於,詩人放下驚天動地「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通病,自嘲理想信念已經崩壞,夢囈碎語早已幻化消失,明日又天涯,無愧於心且無奈於情。
看畫先提示抽象表現主義的「自動性繪畫」技法,強調畫家經由潛意識的心理作用,無意識、無主題、無章法的自然流動,使顏料和畫布「自己說話」,水到渠成般的呈現出極具個人化且「無厘頭」的畫面。美國畫家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1912—1956)其典型作品筆墨飛舞,鋪天蓋地,毫無頭緒,正是最佳典範。
同時詩畫標題「曖昧」不也是切題的提示,「朦朧看世情」,正是航向無邊無際的抽象國度一張入場券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