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馬斯背後的金主被認為是伊朗,而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本來有很多的分歧,卻被中國湊合而建交。中東問題很複雜,常常會牽涉宗教問題。在此介紹影響國際政治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遜尼派與什葉派的差異何在。
遜尼派和什葉派這兩個詞語都是指伊斯蘭教的宗派,但它們之間有何不同呢?
ㄧ、遜尼派=強調《古蘭經》和聖訓
約90%的穆斯林(伊斯蘭教徒)屬於遜尼派。 “遜尼(Sunnī)” 這個詞的意思是伊斯蘭教的創始者先知穆罕默德的 “實踐”,也就是指他如何行為的行為方式和如何判斷的判斷方法。對於遜尼派的信仰來說,其依據是《可蘭經》和穆罕默德的 “聖訓(Hadith ,音譯為哈迪斯,亦可翻譯為傳承)”。「哈迪斯」(Hadith)在通常的阿拉伯語當中,廣泛指的是“傳承”,而這在伊斯蘭教當中,特別是指有關穆罕默德的言行和行為的傳承。這些傳承是穆罕默德及其同時代的最早信徒(被稱為薩哈巴,亦即伊斯蘭教友)所直接目睹或聽聞的事情,然後被傳承給下一代,並逐漸成為引導信仰的教訓。這些有關穆罕默德的言行就被集為哈迪斯,《可蘭經》在公元7世紀初被編纂,而穆罕默德的言行則在第9世紀被布哈里( Ṣaḥīḥ al-Bukhārī)加以編篡。
伊斯蘭教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的教義包括《個人信仰》和《社會規範》的兩個層面。因此,有所謂的伊斯蘭法,這是遵照伊斯蘭教義的法律。對於遜尼派來說,伊斯蘭法的根據是《可蘭經》和聖訓,對於《古蘭經》和聖訓很熟悉的伊斯蘭法學家就根據《古蘭經》和聖訓,而以符合邏輯的方式來解釋神的意思,這被稱為《類推》,而這個類推被許多穆斯林接受的狀態是《合意》,這在遜尼派當中會被當作伊斯蘭法的根據。
在穆罕默德去世後,他的繼任者(哈里發)是由信徒們加以選出的。哈里發是信徒們的領袖,但他們沒有權限可以解釋《可蘭經》或聖訓。根據遜尼派的觀點,只要遵循《可蘭經》和聖訓,領袖可以是任何人。例如,沙烏地阿拉伯是一個遜尼派的國家,其國教是遜尼派的一派瓦哈比(Wahhāb)派,它是一個嚴格的伊斯蘭國家,並且具有王室世襲制度。而這也是基於這個觀點而被加以接受的。
二、什葉派=重視《具有神聖血統的領袖 》
另一方面,少數的什葉派主要是在伊朗有很多信徒的教派。什葉派本來是支持第四代的哈里發=阿里,因此被稱為 “什葉.阿里” 的信徒。後來, “阿里” 這個詞就被省略掉,而只剩下 “什葉” 這個詞,而 “什葉”的意思是 “派別” 或 “黨派”。
什葉派不承認 “類推” 和 “合意” 為伊斯蘭法律的根據。這是因為他們認為人是不完美的,因此即使人們聚在一起經過深思熟慮而得出某種結論,但這種結論也不一定符合神的旨意。
對於什葉派來說,重要的是擁有一位 “絕對不會犯錯誤” 的領袖。因此,什葉派認為,穆罕默德所具有的特別人格資質是經由《他的表兄弟兼女婿阿里》和《每一時代的伊瑪目(imām)導師)》而在他們的血統當中被繼承下來的。對於什葉派來說,最高領袖是伊瑪目。
伊朗國教的第十二伊瑪目派們認為:在歷史上的第十二位伊瑪目並未去世,而是被認為「隱藏」起來,並將在末日的時候會再次現身。在這期間,精通教義的伊斯蘭法學者將代替他來履行職責。
因此,伊朗擁有伊斯蘭法學者的最高領袖,他負責檢視法律和政府的政策,來判斷其是否符合伊斯蘭的教義,這是什葉派獨自具有特色的體制,而與遜尼派不同,什葉派是賦予伊斯蘭法學者具有更高的權威。
由於這種信仰觀念,什葉派中就有歷代的伊瑪目的聖墓(Mausoleum)等設施。不過,遜尼派認為這樣的崇拜是「偶像崇拜」。因此,彼此互不承認對方。
沙烏地阿拉伯是遜尼派的領袖,什葉派的中心國家是伊朗,他們在在敘利亞問題等各種問題上都存在著分歧,而這背後的主要原因就是這種教義的不同。
三、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外交關係是否會真正正常化
即使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外交關係正常化,其實還是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問題。
首先是伊朗的核發展問題,而第二個問題則是:伊朗從伊斯蘭革命初期以來,就一直支持中東地區的什葉派國家,特別是伊朗的伊斯蘭革命衛隊向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等三個國家的什葉派組織提供了大量的經濟、軍事和人力支持。這使伊朗在這三個國家的國內事務和周邊地區(例如巴勒斯坦)就具有影響力,並多次與以色列發生衝突。西方國家和遜尼派國家一直認為伊朗是『擴張主義者』,並認為伊朗正在使中東地區變得不穩定。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