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精選【專欄】「農業晶片」將成美...

【專欄】「農業晶片」將成美中未來較勁的籌碼

Date:

 

美國川普此次提出對等關稅其實意在中國,特別是對中國實施嚴格的「高端晶片」禁令(中國在中低端晶片有成本優勢,美國在高端晶片有技術優勢),卻因中國祭出限制稀土出口作為反制並採取稀土磁鐵追蹤系統,有效卡住美國產業脖子,再不及時解決,美國高科技產品(如手機、電池、電動車、機器人、導彈等)將因缺料陷入停擺,「稀土」和「高端晶片」遂成為中國與美談判的關鍵籌碼。

由於目前全球約九成高品質稀土磁鐵來自中國,餘下由日本與越南供應,且主要用於日本車廠;美國則幾乎完全喪失本土生產能力,如果大陸對釹和鐠等輕稀土元素也進行限制,將會對美國經濟造成更大的打擊;相對的美國對高端晶片的掌控也影響到中國高科技的發展速度,成為此波關稅貿易戰雙方互掐脖子的籌碼。

事實上,稀土磁鐵生產原始於美國本土,後因破壞環境,高生產成本,利潤薄弱等等因素,美國政府任令稀土磁鐵生產外移至中國,錯失良機。其實在2010年代初期,美國政府已意識到缺少稀土供應鏈的衝擊,並催促恢復境內生產,但因該產業投入資本額大,利益卻微薄,加以相關基礎設施及配合體系薄弱等因素,難以和中國抗衡,如今在對中國高度依賴下,陷入供應危機,專家指出美國想要擺脫對大陸稀土的依賴還需要10年時間,何況美國在重稀土分離提純技術上落後大陸20年。相信美國官方對於早期將稀土磁鐵生產移往中國定然相當後悔!

有了前車之鑑,現今的美國政府不僅試圖逼迫台積電和其他外國晶片製造商赴美設廠,生產更多的晶片,還將全面掌控先進半導體高端AI晶片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通路,以期在未來的高科技產業競爭中,壓制中國,重新站穩主導地位。

展望未來發展除高端晶片外,還需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生物多樣性快速喪失、人口增長、消費需求轉變(如提高對營養健康暨安全食物的需求、更重視需求導向、家庭支出與個人價值取向、對個人化食品的渴望等)、區域軍事衝突、保護主義亂流、病蟲害增加等挑戰,如何滿足民眾對食物的需求,對政權穩定、社會安定、族群和諧、經濟成長等影響極其深遠,關鍵就在於透過豐富多元的種源,不斷研發創新,育成符合上述需求的新品種,這些新品種可藉由種苗智慧財產權來予以保護,將可望成為糧安、民安、國安以及經濟貿易的重要來源,而種業背後是基因組學技術、生物技術,完全屬高科技領域,也足以做為另一個大國博弈的籌碼;畢竟誰掌控了食物供應誰就能控制世界。

中國將種子視為「農業晶片」,不僅保存種質資源保存總量位居世界第一,種子專利申請量亦排名第一,佔全球種子專利總申請量的46%;還利用豐富的種質資源,結合新興精準育種技術(如CRISPR基因編輯技術,STITCHR基因編輯等)以及航太育種技術,即利用太空中特殊環境誘導作物種子快速變異,從而培育新品種的育種技術(如「福香9號」水稻、「魯原502」、小麥青豐一號小麥、中天一號紫花苜蓿、中藥材等等“太空種子”)不斷創新,不僅建立嚴謹的「種子認證」制度,還修法加強對植物新品種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中國大陸正傾全國之力來推動農業晶片發展,已從過去跟跑逐漸轉為領跑。

過去全球種子市場為四大跨國企業所壟斷,其中孟山都(Monsanto),杜邦(Du Pont)與美國關係密切,美國的優勢在小麥、大豆、玉米、棉花等大型作物以及基改種子掌控;不過相較於農業晶片,美國更重視AI晶片的投入和管控,恐將失去原有的優勢,甚至重蹈稀土覆轍!

歷史上沒有永遠的霸主,美中兩強的爭鬥難以止息,想要握有新的籌碼必須有十年磨一劍的堅持,只是磨劍者,切勿心急,需有耐心,才能在最佳時機一劍定江山!「農業晶片」究竟會成為誰的籌碼,時間會給出答案!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李武忠
李武忠
學經歷:台大碩士 博士 美國奧本大學進修 76年全國高考優等 現職: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國際農企業高級顧問 曾任職: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雲林縣政府農業處長、景文科技大學 兼任副教授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