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精選【專欄】澎湖大戰略

【專欄】澎湖大戰略

Date:

 

文/王至劭(台聯政策顧問、台灣教授協會會員)

為什麼澎湖這麼重要? 因其位處台海要衝,要拿下台灣必先取澎湖,否則澎湖可從敵人背後攻擊敵軍。

俗稱「海龍蛙兵」的陸軍兩棲偵察營數月前將主力從金馬移防至澎湖,澎湖距離中國廈門約一三七公里,距離台灣本島約四十五公里,無論是荷蘭時期、鄭氏時期、清國統治時期、日治時期或中華民國執政時期,皆是各政權相當看重的防衛重心。國軍更在澎湖部署超過一萬名三軍官兵,部署各式飛彈、雷達因應當前的潛在威脅。

澎湖總面積約一二八平方公里,由九十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十六個有部隊駐守,並以面積約六十五平方公里的澎湖本島為最大。澎湖在歷代政權爭奪時,都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與影響力。

貝亞德號鐵甲艦運送孤拔的棺柩回法

澎湖歷史上曾爆發數場主要戰役,翻開歷史,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一六二二年(天啟二年)從巴達維亞派遣艦隊與英國聯軍共八艘船艦,於七月前往澎湖,此時澎湖防守空虛,荷英聯軍輕鬆即拿下澎湖,並在風櫃尾的蛇頭山築城(風櫃尾荷蘭城),一六二四年攻取台灣。一六六一年(南明永曆十五年)鄭成功在澎湖設安撫司,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大員(今台灣台南市境內)的駐軍,攻取台灣,開啟鄭氏東寧王國在台灣的統治。清國與法國在一八八三年爆發「西仔反」戰爭,法軍遠東艦隊總司令孤跋(Amédée Courbet)也率先猛攻澎湖,一度取勝並占領澎湖,很快死在澎湖,在在證明,澎湖是台灣的要地。日本與清朝爆發甲午戰爭時,一八九五年也率先拿下澎湖。

二崁傳統聚落保存區,圖/澎湖縣政府網站

展望當前局勢,若共軍對台採取登陸戰,勢必經過台灣海峽,因此,在「層層嚇阻」戰略指導下,駐守在澎湖的海鋒大隊將可以陸基型雄風飛彈摧毀來襲敵軍。另外,可偵測四百公里以上的西嶼雷達站,可涵蓋大部分台海與部分中國東南沿海區域,對於中共軍機、軍艦活動皆可以掌握。

除了上述兵力,國軍在澎湖也駐防重兵,陸軍澎防部自成一個作戰區(第一作戰區),下轄八千名兵力;海軍則有操作成功級巡防艦的一四六艦隊駐防於馬公;空軍考量中共軍機襲擾頻繁等因素,原本僅進駐馬公機場半年的IDF經國號戰機「天駒部隊」,現也改為全年部署,當中共軍機朝台灣逼近時,就可以即時起飛應對,為其他部隊爭取更多反應時間。

在戰略上一旦澎湖失守,將會嚴重弱化台灣西部地區防守部署,澎湖不只是國軍外島防禦戰略中最為重要一環,更是反制中共軍隊登陸、保衛台灣本島至關重要的一道屏障。澎湖是中共犯台的跳板,也是控制東北亞與南海通道的關鍵。

由此可知,在地緣政治上如果台灣是保護美日的第一島鏈,澎湖就是保護台灣的第一島鏈;如果台積電是保護台灣的護國神山,澎湖就是「護國神島」。澎湖這樣重要的戰略地位,政府與全體國人豈能不加以重視。前些時候行政院增加金門、連江兩縣的地方統籌分配款,竟缺澎湖,澎湖人怎能不生氣。

另外,據統計,馬公市現有人口中百分之五十四為超過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除了強化老人福利之外,如何推動基礎建設及產業發展,吸引澎湖旅外的年輕人回來,及台灣各地的朋友移居到澎湖發展,無疑是個很重要的工作。「澎湖有事就是台灣有事」,積極整備其戰力,促進澎湖防衛的軍事與社會韌性。

澎湖既然是台灣的護國神島,要十倍建設澎湖、發展澎湖才能保護台灣,澎湖要建設成能源和水資源中心,此外,台灣與澎湖之間的海空交通至今還不夠方便,急待改善。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王至劭
王至劭
台中人,畢業於高雄師大物理系,英國約克大學量子力學碩士,彰化師大物理博士候選人。 曾任教於高中、大學,後從事建築事業,業餘並在補習班兼課,物理、數學、英文、史地都教,是有名的多方面專長老師。 還專長於美術,多次參加個展、聯展,並於台中縣美展、全國美展獲得名次。熱愛寫作,對於環保、文化、歷史、教育、國防戰備各方面,多所建言和呼籲。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