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新主席參加紅統派舉辦的「白色恐怖時代受難者紀念會」,蔡正元公開大罵,主席敵我不分,國民黨應該改為「投降黨」,蔡正元的爆炸言論,再度引發爭議,有人問,這位老兄到底是哪一色?
鄭主席一開始還硬要凹,「他不知道有吳石這號人物」,這樣子凹,根本不是讀書人,看來凹不過去,只好修正說,「吳石也屬於政治受難者,透過這個活動,大家和解」,到底是怎樣和解,谁和谁和解,也弄不清楚,簡單說,她的做法就是討好共產黨,打臉蔣介石。
所謂「白色恐怖時代」,所指是台灣爆發228革命事件之後的大肅清,連續後來推行的清鄉活動,把台灣人徹底打成政治絕緣者,老一輩台灣人習慣以一句話教育下一代,「不要碰政治」,在這款社會氛圍下,多數台灣菁英不敢學政治或法律,多數跑到醫學領域,台灣人不敢管政治,國民黨也因此可以藉著少數,就能夠長期執政。
台灣民主化之後,紀念白色恐怖時代受難者的民團越來越多,戰後早期,台灣社會混亂,中共地下黨人混進台灣搞鬼,蔣介石喊出「寧肯錯殺,不可縱放」,在戒嚴令下,統獨兩派全部簡化為叛亂,因此,主張台獨的團體,或左派讀書會學生,以及潛伏在國府內部中共地下黨人,也是受難者,從馬場町槍決的人物來看,各形各色,但是,台灣民主化後,多數偏綠營團體,以悼念政治主張台獨或要求民主實施者為對象,後來,統派團體才自己成立「政治受難者互助會」,把在台進行滲透和諜報的特務,也視為政治受難者,其中以蔡孝乾和吳石最廣為人知。

國共鬥爭,說白了,就是政權爭奪,意識形態只是欺騙群眾的幌子,孫文的「聯俄容共」政策是最早的禍首,兩個政黨搞成一黨,即便思想一致,分享權力也相當困難,當時的中國,民主思想剛剛萌芽,「成王敗寇」才是主流,人民被操弄,叛徒或忠臣只是一念之間。
1927年,蔣介石不得不清黨,這場鬥爭從檯面下鬥到檯面上翻臉,兩黨特務到處串流,埋在國民黨內的共產黨人,也越埋越深,叛黨叛國故事罄竹難書。

馬場町槍決故事中的蔡孝乾,就是吳石落網的關係人,蔡孝乾是少數加入毛澤東長征的台灣人,潛入台灣後搞228革命,企圖顛覆國府政權,可惜沒有成功,蔡孝乾持續潛伏在台灣,與中共派到台灣的「省工會」成員維持聯絡,蔡孝乾被捕後,禁不起刑求,投靠國民黨,供出吳石等高層共諜,導致一干共諜紛紛落網。
吳石,早期加入北伐,保定軍校畢業,很早成為中共地下黨人,蔣介石的部隊內戰以來,幾次大會戰,一路吃敗,包含淮海大戰,吳石的情報,為中共立下很大功勞,他在台灣落網後,毛澤東的攻台計畫因此中斷,後來才轉向抗美援朝,國共內戰的悲劇,是中國人左右難選的悲哀。
加入韓戰是毛澤東一石二鳥陰謀,既可以支援北韓侵略南韓,還可以肅清內戰中投降的國府軍隊,因為老毛心性多疑,絕不相信國民黨人會真心投降,剛好藉韓戰把這批降軍送到地獄。
這場悲劇在韓戰中,美軍戰俘營爆發,被捕淪為戰俘的中國軍,在戰俘營分成兩派,一派是效忠大陸中國,一派是效忠台灣的中國,為了表達忠於國民黨,很多選擇遣送回台灣的戰俘,通常會在身上紋身「殺豬拔毛」,表達不會回中國決心,因為身上有這些文字,等同無法回中國了,這是所謂123自由日由來。
民主台灣可以容忍叛徒得到紀念,反觀中共是如何對待叛徒?看看顧順章的故事。

1925年,顧順章加入共產黨,在上海從事工人運動,1926年被派到蘇聯進修特務理論和行動課程,回國後擔任中共特務科科長,身分掩護是魔術師化廣成,從事地下活動。
1926年,顧順章在武漢登台表演時,被台下特務認出來,遭到國府軍統局逮捕,刑求前向蔣介石投降,願意提供中共在上海高層人物,導致周恩來,博古,陳賡等人紛紛逃亡境外,周恩來相當氣憤,立即下令對顧順章家族進行屠殺報復。當時,顧順章和弟兄家族親戚,一起住在上海法租界的海棠村,根據後來歷史紀錄,1931年,顧家老老少少,一共30餘人被屠殺後,就地掩埋,周恩來對叛徒,可以說相當殘忍。中共宣傳偉正光的背後,其實是慘酷和醜陋,這是中共叛徒的下場,沒聽說過,中共政府為這些叛徒舉辦追悼會。
投降的顧順章日子也不好過,他替國民黨特務寫出特務訓練的教科書,1935年,顧順章企圖成立「新共產黨」,遭到蔣介石關押,死在獄中。
中台兩國叛徒下場,大大不同啊。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