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82年就以鄉土民俗小說〈爐主〉,獲第五屆時報小說推薦獎的黃瑞田,去年才出版《品讀山水萬里行》,今年就又出版《富貴浮雲》,和2009年的《萬重山》都是很優秀的作品。
黃瑞田出道很早,13歲時就投稿國語日報,領生平第一次稿費18元,就開始立志寫作當作家賺錢。讀新竹師專就常發表作品,16歲就在台灣日報副刊發表第一篇小說。
一生從事寫作,包括小說、散文、文學評論、兒童文學和小學生作文教材,發表作品極多,著作豐富,是多才多藝,很能展現早期好學優秀師範生,立志從事寫作者的學養、志趣與努力。
二
《萬重山》是以台灣地景創作的小說集。故事中皆有寫地名和地景,我最喜歡這篇以台灣最高山玉山、八通關古道為地景的小說《萬重山》,人物是當地原住民布農族。
黃瑞田在1969年讀師專時,就與同學勇登玉山,1975年就以此經驗寫成中篇小說〈萬重山〉,登在當時最紅的中央日報副刊,連載五天,很轟動,是台灣第一篇以玉山為地景和以布農族為人物的精彩小說,也是第一篇寫自然生態作品。
1981年又寫了以玉山北峯為地景的〈雪嶺軼事〉。
《富貴浮雲》也是小說集,共收錄30篇短篇小說,分二卷,卷一〈夕陽餘暉〉,卷二〈筆耕墨耘〉。
〈夕陽餘暉〉的九篇小說,主角大部分是安養中心的住民,其中包括失智老人、神鵰俠侶歌詞作家、躲債的建設公司負責人、社會局安置的街友……,他們有的自願,有的被迫送來安養中心安度餘生。
黃瑞田說:「我的母親往生之前在安養中心,住了九個寒暑,讓我有機會深入了解安養中心的運作機制,也認識來自不同階層的安養住民。每位住民被送來安養中心的理由,就是一段觸動人心的曲折故事,猶如夕陽餘暉下的湖泊,映照著耀眼的金光。」
這9篇小說,寫的都是現實人生故事的小說。
卷二〈筆耕墨耘〉21篇,是從他讀新竹師專到近年的創作,其中的〈紋身〉是社會議題,〈安平戲〉是寫風土民情,〈水災〉是寫自然災害,〈音樂會〉是寫休閒藝文生活,也都是現實生活中的小說,生活中的故事,取材多元豐富。

三
我一直認為,寫生活中的文學,寫吾鄉土吾民的文學,才是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文學。生活中的文學,當然包括過去、現在和未來之生活的文學。
黃瑞田的小說,寫的都是生活化的,市井小民現實人生苦樂悲歡的故事。小說中的人物,是現實社會中都可看到、聽到的故事。黃瑞田文筆好,洗鍊流暢,篇篇讀來皆生動感人,字裏行間,皆流露著關懷悲憫常民蒼生的熱情與人道情懷,寫的都是很有意義、很值得閱讀的優秀小說。
黃瑞田說他「在創作時,都希望能讓讀者耳目一新。」
台灣已進入老人社會,老人的照護安養是很重要的社會問題,很需要各界正視關懷。
台灣文學前輩葉石濤說:「沒有土地,哪有文學?」黃瑞田寫的就都是這塊土地的文學啊!
黃瑞田是現代小說家中,最深入關懷老人照護安養的作家。這些寫現代人生的作品,都曾在報刊發表,是真正有意義有價值,反映時代的文學,應當是最值得、討論和教學、評選現代小說創作者重視。
四
我問黃瑞田,這本著作為何取書名《富貴浮雲》?
黃瑞田說:「寫作是我一生最執著的興趣,雖然年歲大了,兩眼也昏花了,視富貴如浮雲,我也不會放棄文學創作。所以,《富貴浮雲》不會是我的最後一本書。」
黃瑞田可說真是個從少年就立志寫作,默默耕耘,淡泊名利,不加入幫派,不攀附,獨立自由,有格調,永不放下筆桿的資深傑出小說家。
五

筆者是1978年隨登山界四大天王登玉山主峯,也登玉山東峯和北峯氣象測候站。2013年又有二位登山高手,在狂風大雨中陪我勇敢重登玉山。
我從1978年登玉山,對玉山一直念念不忘,二次登山都也寫了三、四首詩,對玉山很有感情。所以看黃瑞田很早就寫的玉山地景小說,特別喜歡。
附記:
黃瑞田是苗栗出生的作家。這三本書皆由苗栗縣政府出版。
苗栗是鄉村農業縣,卻非常重視文學和尊重作家,從1992年起,就每年皆出版多種類別的《苗栗縣的文學集》,到2025年已超過200冊,而且設有《資深作家文集》專為資深作家出書,非常有人情味。是與台南縣最重視文學和地方文史書出版的二縣市。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