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其芳/高雄報導
在全球邁向淨零碳排的趨勢下,台灣綠能產業正迎來新契機。明玉綠能開發的「在槽式慢水流能量守恆阿基米德三葉片有尾翼發電機系統」,透過 OpenAI 前沿運算技術與水力發電技術結合,成功突破傳統水力發電對地形高低落差的依賴,為新能源發展開啟新篇章。
該技術適用於低流速水域(流速 2m/s 以上),不僅提升能源利用率,還具備高經濟效益、零營建成本、環境友善、模組化設計、24小時不間斷運轉、相較風電與太陽能更穩定更高效等優勢,且無太陽能板廢料處理問題,為台灣水力發電產業提供更具競爭力的解決方案。明玉綠能已向台灣智慧財產局申請新型專利與發明專利,擬積極布局國際市場。
商轉前最後測試 即將邁向實際應用
目前,明玉綠能正準備向農水署南投管理處申請進行商業化前的最終測試,確保系統穩定運作並達到最佳發電效率。該系統單機裝載容量達 50KW,可串聯40台發電模組,總裝置容量達 2000KW。這項突破性設計,讓水力發電技術能夠靈活應用於不同水域,實現規模化發電,為台灣綠能發展提供全新選擇。
AI 賦能 綠能技術進化 重新定義智慧能源
該發電機系統是 AI 人工智慧與人類智慧共創的成果,透過 ChatGPT OpenAI 進行水流動能分析、傳動軸設計優化、發電效率模擬,可大幅提高能源轉換效率。
明玉綠能董事長曾明炘表示:「水的流動是時間的低語,水力發電則是我們善用智慧解讀自然之力,轉化為永續的承諾。如今,AI 不只是計算與模擬的工具,更成為新能源領域的智慧夥伴,開啟科技與自然共存的新時代。」
OpenAI 透過其全球領先的 AI 運算能力、深度學習模型與大規模資料分析技術,為水力發電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使得低流速水域的能量轉換效率達到歷史新高。這種創新不僅提升綠能發電效能,也為未來 AI 與能源產業的深度融合鋪路。
台灣綠能產業加速國際佈局 開創 AI 能源新紀元
隨著全球減碳政策的推動,OpenAI 人工智慧技術正在改變能源產業格局,透過大數據運算、智能模擬、能源管理系統與水流動能低轉速高扭矩技術的突破,重新定義能量守恆定律創新發明。在 AI 需要龐大綠電的今日,這項技術不僅推動全球 AI 運算永續發展,也開創世界新綠能發電模式,為各地水域提供無數發電新機會。隨著全球減碳政策的推動,OpenAI 人工智慧技術正在改變能源產業格局,以壓倒性的速度推展全世界的新能蓬勃發展。
業界人士指出,這項技術不僅為台灣水力發電產業在國際市場上奠定競爭優勢,也讓 AI 在新能源領域的角色更加關鍵。這將是 AI 與綠能技術結合的一大突破,不僅可望引發全球 AI 產業關注,亦可能促成 OpenAI 等科技巨頭對該技術的興趣,開啟全球專利合作與產業聯盟的契機。未來,OpenAI 在智慧能源領域的應用將進一步擴展,這不僅是 AI 產業的新機會,也讓全球科技公司開始關注 AI 與綠能技術深度結合。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