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林莉菁Li-Chin Lin
「啦棒! Lapin!」
影片放映前,身邊觀眾忙著摺紙飛機,比看誰能把飛機投擲到銀幕前方舞台,儼然一場民間自發性紙飛機大賽。當電影院燈光全暗,不少人看到銀幕上出現影展吉祥物兔子(lapin)就興奮大喊,不然就是發出啵啵聲製造音效。
當地環保政黨出身的市長François Astorg走上舞台,正色告訴觀眾, 他們參加的這場國際盛會舉辦時間正好也是同志大遊行舉行的時刻。市長知道這場盛會今年貴賓是匈牙利,其極右派政府今年陸續頒布數項對同志族群極不友善的政策,身為東道主,他還是想向外賓宣示他們重視的人權價值。
典禮最後放映一系列競賽短片, 定居加拿大的保加利亞導演Theodore Ushev作品也在其中。他介紹自己作品後,用國際三字經問候普丁、川普跟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表達他對這些政治頭人的不滿。
這是2025年第49屆法國安錫國際動畫影展(Le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 d’animation d’Annecy)六月份開幕典禮現場實況,有無厘頭歡樂場面,也看得到國際動畫創作者與政治人物公開表達對國際現況的立場。來自一百多國約一萬八千名熱愛動畫電影的影迷六月初湧入安錫, 欣賞影展豐富多樣的影片及活動。
主賓國匈牙利歡慶111周年,獲獎片主題多元

法國2013年通過同婚法案,而安錫影展今年主賓國匈牙利當今政府對同志族群極不友善。六月八日影展開幕式中,並沒有看到匈牙利駐法大使上台致詞,匈牙利電影主管單位跟安錫影展還是準備了相當豐盛的片單與活動以饗觀眾。

匈牙利音樂錄影帶單元可看到匈牙利動畫導演精采多樣的作品,也可順便欣賞匈牙利音樂人作品。匈牙利女性導演單元則可看到不少跟性別議題相關的作品,也可欣賞2023年坎城短片金棕櫚匈牙利獲獎片「27年華」(27), 描繪匈牙利青年世代租房困難議題。主辦單位也在安錫市立圖書館、藝廊及室外各處展示匈牙利藝術家作品。

安錫短片競賽部分, 法國導演皮耶爾呂克-康炯(Pierre-Luc Granjon)以「晚安好友」(Les Bottes de la nuit)獲頒最佳短片水晶大獎 、André Martin獎與短片最佳人氣獎等三項獎項,可說是今年大贏家。影片描述一名剛搬到新地方的小男孩晚上在森林散步的奇遇。Pierre-Luc Granjon向來拍攝逐格動畫, 這幾年來開始嘗試使用針幕(l’écran d’épingles)拍片,本片是他第二部針幕動畫片。
Off-limits實驗短片競賽則由日本作品「落書」(Rakugaki/The Graffiti)奪魁。導演折笠良將日本詩人高柳誠詩作在一座都市模型中流動浮現。
坎城入圍片安錫獲獎,奇幻寫實各擅勝場
安錫長片競賽分成官方競賽(Long-métrages l’officielle)與風格較另類的反拍單元(Long-métrages Contrechamp)兩大類。最佳長片水晶大獎(Cristal du long-métrage)由法國片「超時空虹彩客」(Arco)獲獎。導演Ugo Bienvenu設想彩虹事實上是穿越時空的旅人,影片描述時空旅人與一名小女孩相遇的故事。
長片最佳人氣獎(Prix du public)則頒給了「阿玫莉養成記」(Amélie et la métaphysique des tubes), 本片改編自比利時名作家諾東(Amélie Nothomb)暢銷作品,小阿玫莉一家人1960年代在日本生活,某天一場意外邂逅開啟了這個原本不說話也不愛動的小孩感官世界。「超時空虹彩客」與「阿玫莉養成記」均在坎城映演,接著雙雙在安錫獲獎。

長片反拍單元大獎(Grand prix Contrechamp)頒給了加拿大片「再遠還是兄弟」(Endless Cookie),Seth Scriver 與 Peter Scriver導演描繪他們自己與同父異母兄弟的關係。他們其中一人住在大城多倫多,另一人住在遙遠的原民保留區。他們一共花了九年記錄雙方互動,本片也入圍美國日舞影展(Sundance Film Festival)。
反拍單元評審團獎則頒給了韓國片「北國戀歌」(Gwang-jang)。導演靈感來自南韓記者與瑞典駐北韓人員關於北韓人民的作品,想像一名駐北韓瑞典使館人員與一名北韓女子的地下戀情,希望以更人性化角度描寫這個神秘國度的民眾。
日本長片今年在安錫影展締造佳績, ChaO描繪人魚公主與上班族戀愛故事,獲頒長片競賽評審團獎。其他入圍日本長片尚有「無名的人生」 (Jinsei)與「人生最終美景」(Housenka, the Lase blouson),導演們都擅長在看似平淡的現實生活中打造出令人驚豔的人生故事。
安錫最佳學生組作品水晶大獎(Cristal du film de fin d’études)頒給了法國片Zootrope,描繪一座動物園淡季時的情景。獲頒評審獎的法國片「日常縫隙」(Entre les jours)也以看似平淡的手法描寫人際關係,今年安錫學生組競賽評審看來似乎偏好敘事手法較為內斂的作品。
VR (virtual reality) 沉浸式作品競賽首獎頒了捷克作品「家園易碎」(Fragile home),這部作品以陷入戰火中的烏克蘭家庭為題,由捷克與烏克蘭導演合作拍攝。家原本是人們休息的避風港,導演團隊在影片中的烏克蘭家庭內部佈置一些物件或角色, 觀眾可自行探索,進而思考家的意義。

今年安錫VR競賽中另一力作為法國導演拉貝(Boris Labbé)作品「系迷宮」(Ito Meikyū) 。作品取材自源氏物語及枕草子等日本古典名著,視覺風格借用日本大和繪特殊角度。拉貝並不只是滿足於借用日本文化元素,他打造出多重宇宙,引領觀眾走入不知是地獄還是天堂的奇幻空間。「系迷宮」是這位國際動畫影展常勝軍第一部VR作品,一出手就掄回2024年威尼斯影展VR競賽首獎。
Mifa Pitches國際提案賽:烏克蘭、環境與歷史為焦點
安錫動畫影展除了舉辦影片競賽,也舉辦Mifa國際動畫市場展,國際動畫產業相關公司、動畫學校與法國各地區的影像產業振興單位等都會參展。Mifa國際動畫市場展同時舉辦Mifa Pitches國際提案競賽,分成長片、短片、影集或VR沉浸式內容作品等組別,歡迎國際動畫創作者投件。
俄國侵略烏克蘭戰爭至今已三年,烏克蘭今年也成為不少國際動畫人關注主題。安錫開幕典禮上, 保加利亞導演Theodore Ushev怒斥普丁,而綜觀今年安錫Mifa市場展國際提案競賽, 無論是短片組、影集組或VR組,除了性別與環境議題,數件提案均與烏克蘭相關。
法國影集提案「經痛好痛」(Aïe)海報以一片衛生棉當成影片人物背景,簡要明瞭。導演將訪問數位女性對經痛的看法,讓這項主題不再只是女性私下談論的話題,本計畫獲頒Eurodoc獎與Cristal publishing獎兩座獎項。韓國短片提案Haan描寫韓國古代女性遭父權社會迫害,獲頒法國Ciclic機構獎。
另外兩部VR沉浸式作品提案不約而同以環境議題為題。「森林庇蔭我們」(L’Arbre Mère)靈感來自一名曾住在森林樹梢抗爭的環保人士經歷,介紹南美洲及歐洲各地過度砍伐森林的案例,獲頒NewImages獎。「傾聽海洋」(DeMaré – A Sensory Journey to the Depths of the Ocean)則聚焦海洋環境議題,抱回Anidox XR 駐村獎項。

烏克蘭導演Iryna Tsilyk曾以紀錄片「影痴戰時生存術」(The Earth Is Blue As An Orange)2020年在美國日舞影展獲獎。俄國侵烏戰爭開打後,她跟家人選擇留在首都基輔,先生從軍。她以自己家庭的經驗為本, 計畫拍攝動畫長片「我的基輔戰區日常」(Red Zone) 。本片美術設計請到2023年坎城短片金棕櫚獎匈牙利得主Flóra Anna Buda擔綱。
「網紅變戰士」(Kateryna)靈感來自烏克蘭導演Mary Yanko家人朋友經歷, 描寫一名烏克蘭年輕網紅加入抗俄戰爭,她有時會在戰場邊緣開直播,將網友donate獻金用來添購戰鬥裝備。本短片提案獲歐洲公共電視台Arte France獎項。一位俄國導演則描寫柏林中央車站一名志工接待烏克蘭難民的經歷,預計拍攝一部偶動畫短片「車站庇護所」(Hbf)。
非主流歷史也是部分提案素材。法國Special touch公司的VR提案「為自由拚搏」(Sidi Kaba dans la tourmente des pièces d’Indes)以法國蓄奴史為題。Special touch公司向來致力經營法國主流歷史之外的歷史敘事, 2018年推出赤柬治下小民奮鬥史為題的動畫長片「扶南」(Funan),獲安錫最佳長片水晶大獎,這部片也曾獲邀在台中國際動畫影展放映。今年為法國知名解殖心理學家法農(Frantz Fanon)百歲冥誕, Special touch公司拍攝以法農生平為本的影片,相當用心。

阿根廷導演普拉薩(Patricio Plaza)作品曾數次入圍安錫等國際影展,他的長片提案「黑暗記事」(Black Diaries)描繪19世紀英國外交人員Roger Casement在非洲經歷。Casement同情遭比利時橡膠企業剝削的當地住民,後來被指控與當地人有染。本提案獲頒DOK Leipzig獎。
台灣參展傳捷報

台灣近年來由文策院領軍,每年固定參加安錫動畫影展Mifa國際市場展。導演吳德淳VR作品計畫「心靈永動機」(Poems of Life)獲安錫Mifa Pitches國際提案競賽The Booster by United XR Europe獎。北藝大學生黃芊雅偶動畫作品「山海譯本」(The Translation of Wilderness)則獲選參加安錫Mifa學生組提案競賽。台灣VR作品「八洞妖」(Hungry)以布袋戲師傅為主角,入圍安錫VR作品競賽。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