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AI 世代【專欄】AI產業發展 理想...

【專欄】AI產業發展 理想很美滿現實很骨感!

Date:

 

文/陳家聲

有關AI的技術仍在發展過程,但對於AI的期待似乎存在許多過渡的幻想!人們喜歡聽大咖的話語,因為是『大咖』,人很容易『被催眠』!對他們的看法毫不質疑的接受!如果有心人,可以普遍、廣泛地閱讀所謂AI大咖對AI的發展趨勢與影響的看法,會發現AI大咖之間的看法也存在著極大差異!

據摩根士丹利估算,僅微軟、Meta、谷歌、亞馬遜四家巨頭,2024年的資本投入就高達30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流入AI項目。2024年全世界生成式AI投資額較2023年增長超過70%,預計2025年的的總支出更是將達到2024年的3倍。看見投資發展AI幾乎是世界的主流!但到現階段,AI技術的投資基本上仍是典型的:高投入,低回報。世界巨頭可以吸引眾多創投投資,這對AI產業的發展,也是一個自然過程!絕大多數的AI模型巨頭多數是債務高築!

中國在2022年11月至2024年7月,全國共有78612家新註冊AI企業處於註銷、吊銷或停業異常狀態,占同期新註冊企業總量的8.9%;全國AI領域註銷、吊銷的企業總數,更是超過20萬家。按照這個比例估計,到2025年倒閉的新註冊AI相關企業,可能超過10萬家。

許多技術大咖對AI的影響,特別是AI將大幅取代人力,大幅節省程式編碼的寫作時間,企業因引進AI而大幅裁員…,BCG、麥肯錫的一些調查報告或文章都有過這類的報導!初期,這類報導讓社會大眾,從開始的震驚、擔心焦慮個人的工作與職涯發展,到現在或許減少了許多!幾乎每天都可以看見有新的AI模型不斷地被報導!但因為資訊擴散的影響,仍有不少企業主或管理者,仍毫無理由的堅信應用AI可以提升效率,可以大幅裁減人力!

美國智庫METR曾做一項試驗:將一批經驗豐富的軟體工程師分成兩組,一組純人工,另一組使用AI工具程式設計。結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參與實驗的程式師認為AI工具幫助自己提升了約20%的效率。相比於純人工,借助AI工具協助程式設計者的報告在編寫時間上快了40%,但實際上卻慢了19%。亦即,使用AI不僅沒有使得效率提升,反而降低了效率!生成程式的時間快,並不代表產出程式沒有BUG,有用、有效!利用AI生成的程式代碼中,可能存在小錯誤!程式師要花更多、更長的時間去檢查修正BUG,甚至重寫!所以,這要看所採用結果指標的操作衡量方式!如果以完成程式設計能有效執行為結果,AI在這過程中,在哪些段落、階段的作用為何?或許是幫助我們確認AI效率、效益的作法!

大語言模型,GAI提升了傳統搜索模型的方式與效率,還能夠從使用者的提問,進行深度思考,剖析使用者提問的背後思考、邏輯及可能的目的,還能將所蒐集的資料進行彙整,產出一份『類似』完整的『作業或工作報告』!這種強大的功能確實能夠節省搜索與部分閱讀的時間!但如果透過『繼續』的提問,讓GAI多產生幾份產出!使用者一定會發現,每次的產出可能不同!而且使用者可以持續的進行『繼續』提問!這樣的繼續提問產出的報告,可能比一篇文章的字數多出數十倍!面對這樣龐大的產出報告,筆者很好奇:一般人是如何對這樣大量資訊進行過濾、篩選與整理!或許你會說:幹麻自找苦吃!隨便問一次,交出去就好了!這樣的態度,可能完全沒有做功課!瞭解GAI產出資訊中存在的大量錯誤與矛盾!

AI發展趨勢是大潮,但仍需要一段時間的投資!雖然GAI看似能夠幫助完成大量、複雜的工作任務。它們產出的速度很快!但它們產出內容結果的品質如何?是否真的有用?有效?是否真的能協助個體或企業達成實際解決業務問題的目標、任務?這不是應付老師繳交作業!而是要能提供有用、有效的產出或建議~能幫助企業落實解決業務問題、創造價值!這企業是考量GAI或AI智能體發展及選擇的核心原則!筆者相信,即使AI智能體發展將成為重要發展趨勢,目前還是起步階段,仍需要一段時間的投資研發。但即使AI智能體趨向成熟,『人』在整個企業運營決策過程中仍是佔有重要角色!不可能讓AI智能體自主決策!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銳傳媒資料中心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