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孟庠(李登輝基金會前副秘書長 、藝術史及台灣史退休教師)
我是外省二代,芋頭番薯,從小在眷村長大,受師範教育,父親打過國共內戰,葬在五指山的國軍公墓,一輩子都是國民黨的小組長,這樣的出身絕對是道地的深藍。 但一九八九年鄭南榕自焚後,我開始去了解台灣歷史,最後認同這片土地。
台北市長蔣萬安曾傲慢問:「若台灣沒有光復,請問總統賴清德是哪一國總統?」其意台灣被殖民五十年,作為「日奴」,如果沒有中華民國來「解救」,台灣人是走投無路,還輪的到你賴清德當總統。
在中國史觀下哪能有台灣主體性?韓國瑜雙十文告:沒有中華民國就沒台灣;在鄭麗文的紅統路線下,馬英九連聽著鄭的舔中論調,都能老淚縱橫。這黨已經不反共,聯共制獨,國、共兩黨一起慶「光復」,一起捍衛「一中」框架。多數台灣人是如何看待?
殖民中的殖民 比「日奴」還悲慘
意識形態的對立,藍丁總以「日奴」羞辱台派,這是中國史觀;屠殺台灣菁英的不是日本人,是蔣政權,小時候外婆總會比較,懷念年輕時那段日治時光:「寧願一輩子被日本管,也不要這種破壞秩序、亂無章法的國民黨統治!」
這是比較出來的,二二八後的一九四七年三月基隆、圓山、嘉義、高雄大屠殺…比殖民還殘酷,蔣萬安視日治時期為「殖民統治」,那麼國民黨統治下的台灣,二二八後還承受世界最長的戒嚴統治,是「殖民中的殖民」,卑賤不堪的「次殖民」。不管是「日奴」還是「中奴」,都是奴才,台灣人只想當家做主人。
同被蔣介石接收的越南卻獨立 啟示台灣人

二十世紀初台灣和越南分別為日本和法國的殖民地,終戰後,盟軍都委由國民政府蔣政權接收(越南北部北緯16°由國民政府接收,以南則由英軍接收),但在胡志明的解殖領導下,越南獨立,和台灣有著不同的命運,值得台灣人省思。
胡志明的名言:「與其一輩子吃中國人的大便,不如暫時聞法國人的臭屁算了。」國民政府除了接收台灣外,也接收接越南北部。接收不代表其擁有該領土主權,頂多只是暫時的管轄權。
是台灣收容了國民黨 沒有國民黨來台 台灣已是獨立國家

終戰後亞洲各殖民國紛紛依據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四日生效的《聯合國憲章》第一條和第五十五條以「民族自決」與「和平解決爭端」的原則處理紛紛獨立。
當時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司(Policy Planning Staff, PPS)首任主任喬治‧肯南曾說:美國不能任由蔣介石「帶著殘軍退守台灣」,而讓台灣成為腐敗政權的避風港。應考慮國際託管,由美國實質掌控。事實是沒有所謂的國民政府「解救」台灣,而是一九四九年國民黨慘敗逃難來台灣,是台灣收容了國民黨。
沒有國民黨強佔台灣,台灣將如同亞洲各殖民國而獨立;沒有被「光復」,台灣人就不會被捲入國共內戰,今天的賴清德就是「台灣共和國」的總統,昂首闊步於世界舞台出訪各國,而非寸步難行,備受屈辱。
中共對台政策已改變 美國更駁斥中共主權敘事
中國對台政策,已經由「武力侵佔」,轉為「金錢收買」「內部瓦解」,十年來統戰績效顯著:包括弱化民心士氣、敵我意識,癱瘓政府機構,滲透媒體、教育體系等。
今年已是《舊金山和約》簽訂七十四年,當美國在臺協會提出「台灣地位未定論」,而駁斥中共的主權敘事時,賴政府和台灣人都想把握時機,堅定台灣主體論述。
光復或殖民?生根台灣史觀的歷史教育
曾任教台灣史多年有感:課本還是「台灣地區」、「開羅宣言」…其實原住民或清領時期的內容可以少些,而「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時期」,這是糾結著今日藍與綠的國族認同,當忠於史實,多些篇幅好好跟下一代討論,究竟國民政府統治是光復?是殖民?或「殖民中的殖民」?既然生長載這片土地上,當以台灣史觀作詮釋。
「沒有國民政府光復台灣,台灣早已被赤化。」是中國史觀洗腦下多數人的認知,我們的歷史教育,關乎台灣命運的重要議題文件及與台灣息息相關的東亞史,幾乎漠視,從未好好地和下一代深入討論。不管你是藍的、綠的、白地,都長於斯,至盼各黨、政府、公民齊心一體,順勢而拚;落實「台灣史觀」,也從文化教育做起,挺身做有尊嚴的台灣主人,絕不做專制中國的奴才。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