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精選【專文】欣見故鄉 展現風華...

【專文】欣見故鄉 展現風華;樂觀母國 充滿活力

Date:

 

文/王輝生敬上(日本醫療法人輝生醫院理事長 )

趁日本黃金假期之便,於五月三日返台,隔天參加醫學院的同學會,已過「從心所欲,不逾矩」之年的同學們,難得齊聚一堂而重溫舊夢,彌足珍貴。

光陰荏苒 ,轉眼白袍歲月,已歷半個世紀。昔日醫學院的青澀學子,今皆成為懸壺老醫,久違的溫馨重逢,莫非是上天的恩賜饋贈,因此,大家都格外珍惜。

在談笑之間,舊夢泉湧而出,有如春水潺潺、流回心頭,新知日新月異,則像醫路漫漫、仍須緩緩地長途跋涉。

典雅素樸,超凡脫俗的魚池「喝喝茶」

一生一願、皆為蒼生;一話一語、無非醫病。

人生何其有幸,有這些同道中人,共同走上救苦扶傷之途,同學團聚、談笑風生,彷彿年華未曾遠去,而不知老之已至。

同學會後,匆匆趕回飯店,「月稱光明寺」的釋性仰 法師及釋性峰 法師,早已靜候多時,真是失敬。

在盧孝治兄作東的素食晚宴中,論證佛法,對於無師自學、有如盲修瞎煉的我而言,這是一個自我印證的天賜良機。

我們論及《大乘起信論》的「一念不覺生三細」以解釋《華嚴經》「唯心所現」的一真法界、再由「境界為緣長六粗」以說明「唯識所變」的十法界及六道輪迴,然後據此以究竟《六祖壇經》「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的真實義。

在二個小時的切磋琢磨中,許多疑雲,豁然開朗,「萬里無雲萬里天」,心中充滿法喜,不勝感激。

只是,由於二位法師持戒而過午不食,為了弘法,面對佳肴而不吃,真是過意不去。

五日,才回到魂牽夢縈的故鄉魚池,魚池鄉平均海拔777公尺,年平均溫度19.3℃,冬暖夏凉,以「三寶加一咖」著稱。

除了享譽全台的紅茶外,還有蘭花、香菇等三寶、以及有口皆碑的咖啡,加上名聞遐邇的日月潭,使原本窮鄉僻壤的故鄉,一躍成為現在臺灣重要的觀光勝地及農業特區。

為了深入了解紅茶的製造過程,參訪本家兄長的公子、王坤連總經理所經營的「台灣香日月潭紅茶廠」-「喝喝茶」。

這座別有洞天,結合觀光及農業於一身的園區,以一幢深木質調的三層日式建築為主題,簡樸素雅而超凡脫俗。

「喝喝茶」王坤連總經理解說泡茶文化

在綠意盎然的山林中若隱若現,由於隱藏在山崗背後,所以,我雖然每年返鄉路過,竟然不知有此佳境,如入寶山卻空手而歸。

主館一樓是將生產線與參觀動線結合為一的「觀光茶廠」,不僅讓生產線透明化,更附有中、英、日文的解說牌,詳細介紹製造紅茶的八大程序。

從茶葉的檢料、萎凋、揉捻、解塊、發酵、乾燥、到品管分級、茶葉認證等步驟,不一而足。

二樓是「商品販賣區」,室內可以從透明天井俯瞰製茶過程,⼾外有著日式檐廊可以一邊細細品茗、⼀邊深深感受被環山包圍的浪漫。

三樓是用實木桌椅與圓玻璃燈打造而成,頗具禪風的「品茗體驗區」。

王坤連總經理與我夫妻二人,品茗聊天、共話桑麻,屋外下著綿綿細雨,一眼望去,周圍茶樹,碧綠葱翠而嬌嫩欲滴,屋內機器人穿梭於茶卓之間奉茶待客,陣陣茶香,淡淡地撲鼻而來。

提神醒腦之餘,不禁憶及幼年時期的魚池,曾是山水寂寥的偏鄉,地無三里平,風一吹,就能捲起滿地的沙塵與童年的美夢。

沒想到如今,美夢成真,現在的故鄉,今非昔比,已經從貧瘠走向豐盛,從寂寞走向光景,山水間的鼎沸人聲,不再是呼牛喚羊的罵聲,而是迎接四方賓客的歡語。

故鄉的這片土地,就像沉靜耕耘的老人,在歲月深處默默地開出了希望的果實。

返鄉期間,我與內人造訪清境農場, 以前這裏是人跡罕至的高山峻嶺,民國五十年為了安置因反共而流露異國的孤軍們,才將他們接送到這個沒水沒電的原始森林定居。

造訪海拔1750公尺的清境農場

這群滇、泰、緬邊境的游擊隊及眷屬們,胼手胝足、堅忍不拔地在這裡默默耕耘,歷經半世紀造就了如今清境農場的美麗奇景。

由於我在中學時代,曾閱讀過署名鄧克保的《異域》,書中記載著一九四九年、國民黨的孤臣孽子們,為了避共反共,從雲南撤往緬甸的奮戰血淚史。

《異域》中的孤軍腹背受敵(共軍、緬軍),又得不到台灣政府的支援,在異國艱難求生,交織成一部感人肺腑的戰爭文學,當年血氣方剛的我,讀之不禁熱淚盈眶。

此次特地造訪這個海拔1750公尺的高山,只要是想對這些孤軍及其後裔們「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節操,表達我個人的無上敬意。

因為對比之下,那些面對霸凌者卻卑躬屈膝的失意政客、及寡廉鮮恥地聆聽侵略者訓話的退休將軍們是多麼地渺小。

離台前日,知名的台灣鄉土文學作家,也是田野調查霧社事變的第一人,鄧向揚好友,得悉我回魚池,中午冒雨接我共餐後,又開車環湖共賞雨中的日月潭。

雨中日月潭,風輕不語,雨細如絲,遊人絕跡而清靜無聲,恍若仙境。

我們沿著潭岸公路,蜿蜒而行,細雨綿綿,微風陣陣,泛起小小漣漪,玄光寺靜立湖畔,青瓦濕潤有如墨染,鐘聲悠悠,穿過水霧,彷彿從遠古飄來。

拉魯島隱現在濛濛水氣之間,如蓬萊仙山漂浮其上,環潭步道濕潤苔痕,一葉孤舟泊於岸邊,似在等待一場宿命的啟程。

風輕不語,雨細如絲,遊客絕跡而清靜無聲,此刻的日月潭,簡直不像凡間湖泊,有如一幅飄逸的山水墨畫、更像一個虚極靜篤而泌入人心的禪境,在潭邊的華燈初上後,我們才緩緩返回家門。

短短九天的故鄉之旅,從熙熙攘攘的桃園,到陶淵明在《歸去來兮》所描述「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的鄉下故里,我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台灣軟硬實力的提升。

故鄉是九二一大地震的震央,但,快速復興,除了顯露出鄉親們堅韌不拔的毅力之外,又因從善如流,使農業轉型成功,結合科技、旅遊與社造,重新喚起活力,展現出嶄新的生命力。

故鄉這種脫胎換骨般的展現風華,令海外遊子的我,嘆為觀止。

儘管西方惡鄰,持續對母國台灣、施加軍事霸凌與外交孤立,但,台灣依然保持民主制度的運作及社會的穩定,並在科技、經濟等領域突飛猛進而超群絕倫。

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領先地位有目共睹,已經成為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充分展現出台灣在逆境中依然充滿活力與韌性的特質。

匆匆來去的故鄉之旅,感觸良多,尤其台灣人情味之濃,讓人不飲先醉,趁餘溫猶存,特疾書振筆,聊資回味。

2025年5月14日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王輝生
王輝生
日本醫療法人輝生醫院理事長、京都大學醫學博士。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