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精選《現場目擊》-2 當銅像被...

《現場目擊》-2 當銅像被打扮

Date:

 

圖文/黃丙喜

這個銅像是誰?請再多看幾眼,哦!不禁莞薾一笑,原來是「總統蔣公」。

這是建國中學替蔣介石總統銅像做的裝扮。相較於烏山頭水庫的蔣公銅像春節期間被地震落水後,一些民眾的諷言酸語,你感受如何?

史學之父哈爾敦批評一些人士經常「懶惰的迷信和不加批判地接受歷史數據」。結果,在詮釋史實時造成許多系統性的偏見。

「合法的主觀」既是歷史詮釋上積極避免的,「非法的主觀」當然必須客觀和理性地予以排除。例如228事件,只從外省人、本省人或國民黨、共產黨的視角或立場詮釋,都失之偏見。對於蔣介石的是非功過,當然要相對依據當時的時空背景,不能從單一觀點定論。

何況,閱讀歷史是為讓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它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包容、悲憫、謙遜是人類進步的公民素養,建中學生們創意裝扮蔣公銅像的所孕含的共生精神,值得意識型態糾纏的大人們反思。

天災,銅像落水,也是人表現文明修為時刻,特別是春節賜福時分。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黃丙喜
黃丙喜
閒雲野鶴,心中多了豁達,眼角增了寬厚,用半生產官學和海内外經歷,隨寫感觸,望您莞爾一樂。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