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佈首部領事保護與協助條例,聲稱“中國公民走到哪,領事保護跟到哪”。分析人士表示,北京試圖將戰狼外交包裝成法律形式,透過領事保護條例彰顯國家主權,實際上就是中國國力向外延伸的展現,並擴大對中國公民的監控。北京運用法律戰的形式在國際社會建構新的話語權,比戰狼外交還難招架。
中國國務院7月14日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保護與協助條例》,中國官媒人民網7月15日報導,當前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公民和企業走出國門。新的領事保護條例將有助於領事保護工作的法治化、制度化、規範化,進一步提升領事保護工作水平,強化海外安保能力建設。新行政法規將自9月1日起實施。
分析人士表示,近年來,中國實行所謂的“依法治國”,將過去各式各樣散落或是不完善、不明確的行政規章將之法律化,尤其在國家安全和國家主權方面的相關立法做的最多,比如《反間諜法》、《對外關係法》、《網路安全法》等。中國這麼做的背後有其目的,一是彰顯中國的國家主權,二是凸顯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執法行使能力。
台灣香港協會理事長桑普表示:“保護跟鎮壓都是一體兩面,他可以有實力來保護你,就等於有實力來鎮壓你。”
桑普表示,很多國家都會立法保護自己的海外公民,本無不是,但中國不同的地方在於,其他國家是站在保護公民的立場而立法,但中國的本質是為了國家安全,這點很不一樣,這可以從法令開頭的內容就可以看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保護與協助條例》第二條指出:“領事保護與協助工作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強統籌協調,提高領事保護與協助能力。”
桑普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中國領事保護跟協助條例涉及到的不是保護,而是從頭到尾都在貫徹中國國家總體安全觀,是把國外的領事保護相關立法拿來當作門面,包裝成“說好中國故事”,是假保護之名行執法之實,而且執行的是中國共產黨的命令。這種表面一套、實際又是另外一套的做法,向來是中共的看家伎倆。
桑普說,自從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提出所謂的“總體國家安全觀”之後,中國的地方政府就佈建起很多國安和外交方面的任務。這次領事保護新規的第19條與20條提到地方政府有預警、宣傳和教育培訓的責任,看起來像是比較邊緣的工作,但等於地方政府也肩負起監控海外人士一舉一動的作用和蒐集有關的情報,因為要有情報才能做好安全預警與教育培訓的工作。
桑普說,如此一來,無疑是中共的監控系統又多了一個“套路”,不只是中國共產黨的國安、公安、社會工作部在監控人民,現在又加上地方政府的勢力以及海外的中國領事館與駐外機構、海外警僑服務站等地上、地下組織來做多線路監控。它們全部都是中共黨國體制下的一員,每一條不同線路之間可以互相監督,只要有其中一條線路能夠達成黨的目的,就已經成功了。所以這在表面上是強化地方政府的功能,事實上是垂直整合外事加上安全等單位,建立一個更嚴密的監控網,以對各地出訪、出遊甚至移民的中國公民,進行更嚴密的掌控。
桑普說:“那如果要這樣子來處理的話,等於說要幾個套路一起來去監控中國公民,等於一切逃不出中共的五指山(意指手掌心),全面的監控。”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