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ffer風險投資講座第一七六講:
視頻位址:
繼續全台原民企業的訪視之旅…
2023年9月12日在臺南市保安路早餐,吃的是南部肉燥、魚鬆醃黃瓜片魯丸混米糕及魚皮湯。
之後再去吃一碗溫補羊肉湯及羊肉切盤。
2023年9月12日臺南市《藍晒圖文創園區》。
這是由廢棄的舊司法宿舍改建並活化,台南新興藝文特區,藍色白線交錯,結合創跟藝術的特質新,大玩視覺藝術,線條與空間相互融合!
我們在園區內閒逛,找著這一次要拜訪的《伊斯鹿喚》,經過《陶作坊》。
這裡面有一家《很香木頭店》,臺灣原木、老木。
2023年9月12日臺南市《伊斯鹿喚文化工作室》的訪視
伍克勤,是布農族,他的夥伴一對兄妹,是西拉雅族。
四隻小貓的啟發,店名靈感來源自工作室的四隻小貓,Pitu、Buan、Wagi及最小隻的搗蛋鬼bintuhan。
Pitu在布農語及西拉雅語是七的意思;wagi是西拉雅語的太陽;buan及bintuhan分別是布農語的月亮及星星,再加上基督教的上天七天創世界故事,Mu’u及伙伴發現一件完美的事情,需要經過七天的太陽、月亮及星空,因此想到了族語iSluhuang,也就是七天的意義。
伊斯鹿喚在布農語中代表一個完整的七日,要經過七次太陽、七次月亮以及七次星空!
伊斯鹿喚是非常優秀的布農族及西拉雅族的青年合團!
伊斯鹿喚16個原住民族圖卡紙映畫,是透過雷射切刻技術以及特殊紙卡結合的創作商品。有著圖騰、頭像、族語的精緻設計,每個頭像跟圖騰不同的設計有著不同族精彩的文化故事。透過融合原住民故事、傳說、族語,希望讓文化融入生活,傳達文化的溫度及意義,和一些社會議題。
「中幅棉繩編織-仿霞披式」,以編織的色彩與圖樣呈現類似霞披之創作。特別以手工棉線編織而成,可運用在擺飾、家飾、日常用品上。
我們離開時,伍老闆在門口和我們say掰掰!
2023年9月12日臺南市中西區樹林街《泰椰餐廳》。
這一天的晚餐我們在這裡消費。
美味的泰式椒麻雞
2023年9月13日一大早從臺北出發,坐華信航空 AE391。
到了臺東機場,旅客們陸陸續續地走出飛機。
2023年9月13日臺東市《零捌玖國際娛樂》的訪視
童琬婷從事原民舞蹈經紀公司創作及藝術表演業。
早上到了店門口,等童小姐來開鐵門。
創辦人林群哲及太太童琬婷隨著第二個孩子出生,舉家搬回台東,察覺到台東的孩子們在表演上十分有才華,但缺少訓練、表演的機會、經驗,便創立零捌玖舞蹈工作室,希望將畢生所學教授於當地青年、孩童。
2023年9月13日臺東市《薩哩咖咖餐飲》的訪視。
張盟宗,是阿美族。
發揚原住民風格料理,強調原住民辛香料與日式融合。
有原住民族風味咖理、日本經典風味咖理及濃郁湯咖哩。
櫃子上的辛香料有白樹豆、小茴香、孜然粉、刺蔥籽、鳥不踏(刺蔥) 、洋胡椒、薑黃、葫蘆巴荖葉。
荖葉、芫荽子、樹豆、綠胡椒。
2023年9月13日臺東市《上上農漁品:烏龍院家庭食堂》的訪視。
張豪傑,他是阿美族。
從事在地小農農產及小魚商漁獲,及從產地到餐桌農場直配食堂。
吃了香腸,也吃了蔬菜,翼豆香腸是美味的開始!
這是很有特殊風味的香煎鬼頭刀!
這一道是深海鬼頭刀料理。
2023年9月13日臺東訪視的路途中,看到一間很具特色及風格的樹屋!
2023年9月13日臺東卑南初鹿村初鹿部落卑南族《九鳥陶燒工作室》的訪視。
廖光亮,他是排灣族,從事陶藝創作。
這是它的展示空間及場域。
其柴燒窯由陶藝家廖光亮設計,融合排灣族黑陶技藝與原住民坑燒燻燒技術研製而成。
櫃子上擺滿了各種柴燒的茶壺及茶杯。
這是排灣族傳統陶壺及人偶陶燒作品。
時代的縫合,父子首次聯展。
兩代的裂縫,透過排灣族陶壺作為媒介,羞澀的呈現內心世界,隱晦的埋入兩代人相互想要說的話!
2023年9月13日,我們坐計程車進入了臺東鹿野。
2023年9月13日臺東延平鄉桃源村布谷拉夫部落《愛農事業:布農部落休閒農場》的訪視。
許小姐,是布農族。
從事觀光旅遊、山林住宿、布農藝術表演文化。
這是部落劇場表演的空間,十分寬敞,可容納一、兩百位的觀眾!
這是小型表演的區域。
迷你版的石板屋
這是一處深山環繞優美的綠色休閒場域。
布農部落原住民的雕刻藝術作品,列隊歡迎您!
今天我就講到這裡,謝謝各位!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