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建畿(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執委、台灣人權文化協會理事長)
民主的制度可貴之處在於行政立法互相監督,這本是立意良好,然而如果加上台灣特有的國家認同(有些人的祖國認定有偏差),利用台灣被強加的“中華民國憲法”的模糊地帶進行危害國家利益的行為,加上所謂紅色滲透的推波助瀾,可以說是台灣最大的危機!尤其是假訊息帶給我們政府施政大打折扣,恐怕只會造成行政人員乾脆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只要維持現狀,少作少錯,不作不錯。
舉例來說,一個過去我們台灣環境保護盟推動的太陽光電計畫,為了因應台積電,Google等國際大廠對於綠電的需求,除了選擇在各公家建築,停車廠,大工廠,甚至民間社區屋頂上加蓋太陽光電來產生綠電外,更選擇日歐以及世界各地一樣在陽光充足的湖泊,海上,農地(農電共生),魚塭(魚電共生)進行大型光電系統,這不但可以分散電源,減少輸配電的損耗,在戰時更可以為能源分散減少很大的風險,根據專家的估算,水庫的水因太陽照射蒸發損耗高達15%,美國甚至在湖面上倒入千萬顆塑膠球來遮光,我們在湖面上放太陽光電板,不但可以遮光減少水份蒸發,更可以發電,提供AI智慧產業的綠電,可以說是一舉數得,卻被那假訊息污蔑說成用為害人體的清潔劑清洗玻璃,害得我們“無膽乖巧”的政府被迫要停止再擴張計畫,我在國一教問題處理時常問學生“愛迪生小時侯學鶏孵蛋,請問如果他繼需孵,蛋會跑出小雞嗎?”
台灣的政府如果是愛迪生,卻有人來臭罵譏笑他,愛迪生可能成為一名偉大的發明家嗎?
希望我們在政府形成政策前用心討論,執行時就不要再用那些不實言論來指控,影響政策的推動,讓台灣更好!
根據事實對國家人民有利的監督我們樂觀其成,但是用假訊息來危害國家政策的推動除了譴責,必需要有刑則才能遏止歪風!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