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國家財經指標IMD世界競爭力  台灣躍...

IMD世界競爭力  台灣躍升至第6  2012年來最佳

Date: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20日公布2023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在64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6,再較去年躍升一名,更呈現連5年進步,創下2012年以來最佳表現。而在亞洲國家中,台灣排名僅次於新加坡,且台灣在人口超過2000萬人的經濟體中,連3年排名蟬聯第1。

IMD世界競爭力評比內含「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及「基礎建設」等四大類指標,根據該份報告指出,台灣除了「經濟表現」受到全球經濟放緩、終端需求下滑,製造業進行庫存調整,加上去年高基期等因素影響,導致排名自11名退步至20名,其餘三大指標均呈現進步。

至於「政府效能」指標從去年第8名進步至第6名,「企業效能」從第6名進步至第4名,「基礎建設」則從第13名進步至第12名。

就企業效能方面表現,在「生產力及效率」、「金融」、「經營管理」與「行為態度及價值觀」等中項指標排名上升,分別進步至第7名、第6名、第3名與第7名。其中,經理人的企業家精神、社會大眾對企業經理人信任、企業反應與彈性、企業以大數據分析輔助決策的能力、董事會監管公司運作效力,以及顧客滿意度受到企業重視程度等多項指標,皆高居世界第1;銀行部門資產占GDP比率、企業擅長運用數位工具及科技增進生產力等多項指標,則居世界第4。

但「勞動市場」中項指標排名則退步8名,掉至第25名,其中,移工及國外高階技術人員等指標均處弱勢。因此,國發會表示,政府將持續推動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加強留才攬才,以滿足人才需求;此外,我國員工工作動機排名高居世界第4,反映台灣具備優秀人力素質,這會是支撐國家發展重要因素。

國發會表示,IMD世界競爭力評比可以當成對國家經濟與社會體系的全面性檢驗,政府將虛心面對評比結果,並分析台灣在不同項目上的優勢與劣勢,並和其他發展程度相當的國家進行對比,以此做為擬定具體行動策略的參考依據,不斷在整體競爭力尋求突破。

根據2023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評比,世界競爭力前10名依序是丹麥、愛爾蘭、瑞士、新加坡、荷蘭、台灣、香港、瑞典、美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謝漢疆
謝漢疆
謝漢疆1958年出生,文化大學法律系畢業,曾任職經濟日報、自由時報財經記者、中央通訊社商情新聞中心主任。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