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東京高圓寺「阿波舞」(とうきょうこうえんじあわおどり)睽違四年再度來台,動員近百人龐大的舞團,5月11日起分別在松山慈祐宮、雲林北港朝天宮、桃園義民廟、桃園中壢仁海宮封街公演,為表達311大地震時台灣捐款支援的感謝之情。
民眾、舞者、樂師融為一體
源自日本德島縣的阿波舞,是擁有400年歷史的日本傳統盆舞。雖然舞蹈動作單純,但獨特節奏和群舞方式卻極具感染力,為日本代表性的「三大盆舞」之一。東京高圓寺阿波舞是60多年前由一群想讓戰後地方恢復活力的青年們發起,其獨特魅力在於以狹窄的商店街為舞台,民眾與舞者樂師的心跳舞蹈同步,近距離感受現場演出的獨特文化元素和傳統特色。
相較於與此時,在台灣3月瘋媽祖、4月迎王爺,也是台灣民俗信仰節日活動的盛期,台灣卻發展出一套看了令人歎氣、感慨的民俗「藝術表演」。近年來不知從哪裡吹來一陣辣妹的身影,在許多宮廟進香活動的陣頭扭腰擺臀,大跳艷舞、鋼管舞,給「神」看!?這樣的陣仗再加上反智、神秘乩童起乩的陣頭,形成無比荒謬、強烈扞格的絕配,不得不令人嘆為觀止,台灣民俗活動為何淪落至此?
宮廟文化與商業黑道掛勾
台灣宮廟文化節慶活動,在小時候的記憶中,除了布袋戲、歌仔戲酬神「尬場」之外,一些更低層的表演如捏麵人、公揹婆(又名公央婆),倒也串起鄉下純樸「鄉民意識」的廟會熱鬧景象。然70餘年來台灣宮廟文化非但沒有提升民俗藝術層次,甚至與商業化掛勾,香火鼎盛的宮廟文化已經成為黑金政治勢力的溫床,更成為中國統戰的工具。
中國福建湄洲媽祖廟董事長林金贊曾來台參加鎮瀾宮媽祖信俗國際論壇活動,宣揚「天下媽祖共一家,兩岸同胞一家親」。中國共產黨假借媽祖信仰包藏禍心,以「兩岸同胞一家親」企圖併吞台灣路人皆知;堅持無神論的中國共產黨哪有什麼宗教信仰?黨國的徒子徒孫還是以民俗信仰的幽靈牽制著台灣人,被中國文化臍帶緊緊的綁在一起。
顯然「人神共奮」的廟宇文化,「神」已經被這些神棍、黑棍、黨棍綁架?眾神默默,無以回歸純淨的宗教民俗信仰,更別談表演文化藝術的提升!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被Discovery探索頻道併列世界三大宗教盛事,成為台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但宮廟文化中的媽祖「出巡」儀式,有如古代皇帝出巡,百姓夾道「吾皇萬歲!萬萬歲!」的奴才儀式,是台灣文化嗎?
日本的民族文化創造力
再回頭看看東京高圓寺阿波舞,於1957年開演,當時因日本戰敗商店百業蕭條,由一群想讓戰後地方恢復活力的青年發起,為振興商店街經濟而舉辦,其後成為東京每年慶典時吸引上百萬人前往欣賞文化節,除了成為名副其實、成功地方創生的案例之外,阿波舞以日本文化元素和傳統特色,透過時而優美、時而強勁有力的音樂和鼓聲節奏,與差異而又統一的精心服飾設計,彰顯的是,日本人在文化藝術的獨特創造力與智慧的結晶。
誠如日本民謠歌詞中即敘述著:「跳舞的傻瓜和看跳舞的傻瓜,同樣都是傻瓜不一起跳舞太吃虧了!」阿波舞凝聚著日本民族的海島熱情;與台灣電音三太子,畢竟哪吒是中國的神啊!台灣發揚中國大陸(與海島對比)文化真是不遺餘力?
一個民族文化的創造力,從台灣與日本一樣是地方的民俗,卻產生迥然不同、高下立判的表現方式。不禁令人捫心自問,台灣文化的發展何去何從?如何展現海島文明的特色?自文建會升格為文化部之後台灣文化又能怎樣?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